
舌與五臟,經絡相連
舌是人體中對健康狀況比較敏感的部位,所以舌診素來被認為是中醫(yī)“望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yī)解剖學的觀點認為,舌頭通過經絡與五臟相連,因此,人體陰陽、臟腑、氣血、津液的虛實,以及疾病的深淺輕重變化,都有可能會客觀地反映于舌象之上。其中,舌質變化主要反映臟腑的虛實和氣血的盛衰;而舌苔的變化則可幫助判斷感受外邪的深淺、輕重,以及胃氣的盛衰。
舌體四部分與五臟相屬
觀察舌苔的最佳時間宜選在晨起之后,對鏡而觀。首先,要保證在光線充足的自然光下,對著鏡子,張開口,自然地把舌頭伸出來,活動一番,看舌體是否自如、柔軟。隨后,再把舌頭平攤伸出,舌尖稍稍向下壓。此時需要注意不能將舌頭卷曲、用力,觀察時也不要時間過長,否則舌頭表象的即時變化也可能會影響到觀察。
此外,在觀察舌象時,舌頭的各部位也非常有講究。一般建議先看舌尖,再看舌中,后看舌兩側,最后看舌根,這四個部位與五臟分別相屬,而五臟的病變,也可以從這四個部分反映出來。中醫(yī)認為舌尖屬心肺,舌中屬脾胃,舌側屬肝膽,舌根屬腎。如果是由于心火上炎導致睡眠不好或感冒肺熱,可表現為舌尖發(fā)紅;肝硬化時,患者的舌兩側顏色一般均會發(fā)生變化,輕則為淡紫色,重則為紫暗色;腎陰不足導致的腰酸腿軟、性能力減弱,則可以看到舌根處舌苔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