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尤其求學(xué),若沒有付出過100%的努力,其實沒有傷心的資格。
多少人放榜前一周開始茶飯不思,忐忑不安,不斷想象最差的結(jié)果,自己恐嚇自己;放榜前夕,徹夜難眠,輾轉(zhuǎn)反側(cè),仿佛世界末日將至,直至放榜當日,拖著沉重步伐回校,掌心冒汗,心跳加速,靜候成績單有如坐在跳樓機上等待自由落體的一刻。
而我放榜的經(jīng)歷,肯定是全球獨一無二。
我是在男廁放榜的。
猶記得預(yù)科放榜日,甫踏入校門,心情緊張,人有三急,便先去廁所解手。
站在廁格里,在淅淅瀝瀝的水聲中,忽然聽到身后傳來學(xué)校主任的聲音。原來他知我在男廁,特地趕來,隔著門向我報喜,說我考到什么什么佳績,著我盡快到他辦公室去,有記者要訪問我……
那畢生難忘的一刻,既尷尬又興奮。
香港在很多方面都名列世界前茅,但大學(xué)入學(xué)率偏偏不足20%,在先進國家中敬陪末座,就連內(nèi)地也比不上。
數(shù)以萬計的考生,儼如繁忙時間月臺上的乘客,眼巴巴看著列車來而又去,自己卻擠不上去,惘然若失。
名落孫山,當然想聽安慰的話,但我認為撫心自問更加重要。
做任何事,尤其求學(xué),若沒有付出過100%的努力,其實沒有傷心的資格;相反若已竭心盡力,那就問心無愧,不必難過。
香港的公開試,考智慧的成分不多,而且絕頂聰明的同學(xué)屬極少數(shù),輸給他們也不致命。依我看,公開試考的其實是努力、專注力、持久力。幾年的高中生涯里,同學(xué)能否有嚴謹?shù)淖月删瘢瑢P闹轮镜膽B(tài)度,堅決的斗志毅力才是成敗的關(guān)鍵。
最典型的情況是模擬試和公開試之間的自修閉關(guān)期,不少學(xué)生沒有了學(xué)校的束縛,生活松散隨便,睡至日上三竿,溫習(xí)與打游戲水乳交融。我曾問過一名應(yīng)屆考生有否動力溫習(xí),他斬釘截鐵說有,我再追問他每天溫習(xí)多少時間,他大義凜然說:“兩三個鐘頭,很勤奮啦!”
除去睡眠八小時,一天尚有十六小時,只溫習(xí)“兩三個鐘頭”,這算什么勤奮?
回首我當年備戰(zhàn),由于難抵家中睡床、食物、電視的誘惑,唯有天天背著沉甸甸的書包到沙田大會堂的茶座或沙田中央公園獨自溫習(xí)。那時我為自己定下一個非常嚴謹?shù)臏亓?xí)時間表,每天分早午晚三節(jié),朝九晚十一,不成功便成仁。
一身好武功往往由日以繼夜地扎馬步開始,可惜知易行難,沒有幾個抵得住乏味的基本功。
再者,學(xué)習(xí)機會是可以自制的。我校規(guī)定學(xué)生要寫周記給班主任,人人視為苦差,而我化詛咒為祝福,改用英文寫周記,當做操練寫作。上戰(zhàn)場前的自修日子,我更密密私下作文,然后放進信封,貼上郵票,寄回學(xué)校給老師批改。
今天,年屆花甲的母親也能把智能手機玩弄于股掌之中,而學(xué)生跟老師不過一鍵之隔,若說沒有操練求教的機會,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打從什么時候開始,求學(xué)問變得很輕省便宜,而“刻苦”兩字已被掃進垃圾堆填區(qū)?沒有流淚撒種,何來歡呼收割?
傷心,也要講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