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出去買一卷衛生紙一路上可能會有有趣的事情發生。
在美國,去買衛生紙是個完全沒有驚喜的過程。
雖然空氣污染嚴重,中國依然能夠吸引很多西方人來華居住,原因何在?匯豐的一個調查甚至還把中國評為最適合外國人居住的國家。來自發達國家的人喜歡中國,因為喜歡它的快速發展和不確定因素。
前《紐約客》駐華記者Evan Osnos在中國生活了十年后回到美國。他在接受采訪的時候稱,中國那種深層次的不確定性讓人感到興奮。在中國,出去買一卷衛生紙一路上可能會有有趣的事情發生。在美國,去買衛生紙是個完全沒有驚喜的過程。
中國的快速變化也讓很多外國人感到興奮。一個在上海做市場研究的美國人說,中國的空氣污染讓他感到不適,所以經常要回美國或去其他地方透透氣。但每次出去不久又要回到中國,因為覺得離開中國一個月就會跟不上趟了。
在中國很多人都是工作狂,因為機會太多,糾結的是沒辦法能夠全部抓在手里。像微信之類的交流工具,更是使得大家到了晚上十點后還可以熱烈地交流,討論商機,而不怕打擾對方。周末大家還常常出來開會,很多大會和討論會也一般安排在周末,因為大家平時上班時間已經排滿了。習慣了這種快節奏生活和成就感的人,一旦讓他慢下來,反而會很不適應。
很多中國人現在都很喜歡去日本旅游,因為喜歡日本的整潔、精致和慢生活。但這些人在日本住了幾天后就受不了,日本的速度實在太慢了,別看日本人常常小跑,但跑了半天也跑不了多遠。日本人的語速其實很快,但說了半天也說不出什么東西,里面是一串敬語和客氣話。在日本旅游,真的需要很有耐心。沒有耐心和專心,日本不會有那么多精致的設計,以及高質量的產品。
日本社會每個人都要遵守各種成文和不成文的規矩,在日本生活其實是很累的,而在中國就自由得多。中國人走到哪里都要鉆制度的空子,最喜歡找點捷徑。而日本人就是拼命要維護他們的制度,做事情一板一眼。不要說真正適應這個社會,一般中國人在那里多待幾天也受不了。
現在很多中國人想要移民,除了空氣污染,食品安全等客觀原因,他們還有個理由是制度焦慮。有人覺得中國不可確定的因素太多,想要去一個安靜安全的地方待著。但真去了制度完善,大家遵紀守法的地方,買了靠海邊的大房子,他們卻連一個月都待不下去。
在國內辦事習慣托個人,顯示自己長袖善舞,可以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到了外國,這些關系都沒用了,而且外國人辦事也不流行這一套。國內好臟好亂好快活,這竟然讓很多人感覺舒服和適應。難怪很多老板把妻子兒女送到國外,然后自己回到中國生活。
不過60后和70后喜歡拼命工作,抓住失去的時光,而80后和90后并非如此,他們往往更愿意過安逸的生活。等到中國節奏慢下來,中國是否也會失去它的一些吸引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