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窗外別家的燈光一塊塊暗下去,暖氣開始轉涼。在凌晨兩點,我沒有睡意,為這篇文章,想著如何呈現更真實的在《IN生活》背后的我們。
北方的冬天是靜謐的,在冬月的中旬還聽不到簌簌的落雪,到這期雜志面世的臘月,大概可以看到銀裝素裹的世界了。臘月,是《IN生活》出生的第七個月。
從日出到天邊的魚肚白
如果要描述我現在的工作狀態,我想,基本上接近我曾經最好的想象:一份和文藝有關的工作,有時間、有心情去閱讀,不抗拒,有樂趣。然而在這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能感受到這份美好,甚至毫不諱言,我有些抑郁,我們編輯姊妹幾個,都有些抑郁。
《IN》的誕生像一本再普通不過的雜志,卻又那么不同于其他雜志。我們幾個懷揣著夢想的家伙,在雜志最初創辦的那些日子,就像新上任的爸爸媽媽,滿腔欣喜和熱忱卻又有些手足無措。
IN的定位很明確,我們要做內容,做一本在這個浮華的社會,能讓人愿意靜下心來去閱讀的雜志。這就對我們的采寫編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們這幫人,雖然一直都在做雜志相關的工作,但跟IN的風格完全不同。總編在雜志創辦之初,就為雜志寫下了開門七件事,定下了雜志的調子。那些IN有的,沒有的,我們幾個都該深諳于心。開會,頭腦風暴,各自分頭寫架構,開會討論,再修改,再討論,這幾件事幾乎充斥了整個5月。在籌備階段,我們幾個天天泡在會議室里,各自抱著煙缸吞云吐霧,時而一籌莫展,想到好的idea時興奮得像個孩子,手舞足蹈地為大家講解,舉例,演示,我們對每個欄目和板塊逐個進行了深入探究和討論,經過那段時光的洗禮,我們每個人,也從最初的迷茫懵懂,開始找到了做雜志的一點感覺。
日出而作,日落卻不息,直到天邊泛起了魚肚白,我們才放下手頭趕了一夜的稿件,和衣而眠。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這里我覺得改成沒有在深夜趕過稿的編輯不足以談雜志也頗為恰當。想來,正是那股韌勁一直支撐我們一路走來,和IN一起成長,一起變得更好。

從跌跌撞撞到直立行走
《IN生活》大專題的雛形,我們首發在了另一本雜志上進行試刊,想傾聽讀者反饋,以期修正路線,為《IN生活》正式創刊做最后的準備。6月,主編找到我們,描述他理想中第一期大專題的樣子:充滿正能量的治愈系,有關如何做更好的自己,過更好的生活。圍繞著《IN生活》的宗旨:做一本入理溯源,歸回的有人文精神的城市生活創意讀本,我和綺羅接下了第一期專題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那段時光是難忘的。為了這期專題,我和綺羅鉚足了勁,連續幾個小時開會商討,叫著同事一起頭腦風暴,集思廣益,把能想象到一切關于美好的東西都放進了框架中。最終我和綺羅共同擬定了這期專題的最初提綱提交給主編。生活在路上,就這么誕生了。
不過,后來我們又在主編給出意見后做出修改,提交了二稿、三稿……做編輯的都明白,這再正常不過了。并且絲毫沒有影響到后來當我們拿到雜志時,心中的那份激動和喜悅。
生活在路上面世以后,我們沿襲了這期專題的大致結構框架,基本確定了《IN生活》專題的走向。
我們這幫人,每個人不同的工作習慣、行文風格也決定了后來我們的欄目分工。
冬擷心思細膩,情感豐富,對手工制作有著近乎癡迷的熱愛,凡事很執著,工作起來一絲不茍,作品不修改到人人都滿意絕不罷休。在一期她的大專題時,曾經遇到重重困難,專題一度幾近擱淺,都在她的努力堅持下最終成形。后來她接手了手藝、私伴、氧生、品格等一些欄目,并且最先發展了一批自己的忠實粉絲。
綺羅像個鄰家女孩,文字清新,總是令人如沐清風,充滿厚重的質感。表面上神經大條的她,是枚十足的資深吃貨,玩轉各種檔次的餐廳飯館兒和地攤,所以,《IN生活》里,所有關于吃的欄目:知味、食令和吃迷都交給了她。她的文章標題也總是讓人眼前一亮,以至于每次我們苦思冥想想不出滿意題目時,都會求助于她。別處、慢品,這樣一些文藝范兒的板塊,也都在她的筆下漸漸生動。
莉蓮,神秘感十足的天蝎座姑娘,接觸時間長了才發現原來是同道中人,心中同樣的夢想,筆下卻異常精致,駕馭文字的能力,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莉蓮總是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匯報工作我們手忙腳亂時,她還是那樣優雅自若。在《IN生活》中,她參與的有新開辟的百家和慢品、樂享等欄目。
關于旅游的禮拜,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問問,每期一款咖啡小文的氧生,調調十足的蜜淘則由我負責。
我們這幫人,從剛開始的跌跌撞撞,到后來互相攙扶,互相陪伴,成為同呼吸共命運的一家人。

從我們到你們
在開始愉快享受這個過程之前的我們,還是經歷了一些情緒的波動,情感的變化。還記得在雜志創刊后的慶功宴上,我們難掩自己洶涌的情緒,舉杯時相擁而泣。但那并不是悲傷的淚水。從創刊到今天,《IN生活》走過了半年的時光,這半年里我們收到了很多來自讀者的反饋,有批評建議,也有鼓勵關懷,但我們這幫人,從沒停下前進的腳步,時刻為做一本最好的雜志努力奮斗著。
而我們流下的淚水,是對我們自己的肯定,是對我們那么多不眠不休的夜晚的付出的動容,是對換回成果的欣慰,是對我們這幫戰友、知己,理想的同路人的情誼的摯愛,是對所有的讀者們一并的感謝。
此刻讀到這里的你們,是我們前進的不朽動力,愿《IN生活》常伴你們左右,在寒冷冬夜里溫暖你,在孤單落寞時陪伴你,在榮耀加身時鼓勵你。愿《IN生活》早日做成你們心中的樣子,也做成我們夢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