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兩則》是新聞作品中的瑰寶,其語言準確、精練、生動,感情色彩鮮明。學習這種語言特色,有助于增強同學們對新聞語言的理解和運用。
1.準確。所謂準確,就是要準確反映事實。
例: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
括號內的“不含”一詞,準確地表明在發電時九江尚未解放的真實情況,避免了歧義,體現了新聞用詞的準確。
即學即練
下面語段中的黑體詞能不能去掉,為什么?
據了解,蘭州和西寧AQI指數爆表,是受冷空氣影響,南疆盆地、青海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局地有沙塵暴。
2.精練。所謂精練,就是簡潔,信息量大。
例: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至發電時止,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這一路現已占領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擴展中。
三十五萬大軍的兩三天的渡江作戰過程被作者用不到100字精練地寫了出來,渡江的起始時間,渡江的地點,發電時渡過的人數,余下部隊渡完的時間,渡過江的部隊的占領地區和運動方向都交代得非常明確,信息量大。
即學即練
下面一段文字包含了劉翔退出比賽時的眾多信息,請你提煉出至少三個你得到的信息。
為了這一個短短的13秒,中國人等了很久,那一刻,每一位觀眾的臉上都是失望與驚愕,但那個鏡頭中的主角——他一瘸一拐地走向通道的背影更是讓人“不忍卒睹”!
如果可以,劉翔不會退出!如果可以,他一定想用所有的榮譽換取在鳥巢躍上巔峰的那個瞬間!沒有人比劉翔更看重這場比賽,一場“命中注定”的比賽,一場被“命運”主宰的比賽……
——黍 離《劉翔的抉擇》
3.生動。語言形象生動,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白崇禧經常說:“不怕共產黨兇,只怕共產黨生根。”他是怕對了。我們在所有江淮河漢區域,不僅是樹木,而且是森林了。不僅生了根,而且枝葉茂盛了。
把共產黨比做枝繁葉茂扎下根的大樹,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共產黨在所有江淮河漢區域的地位之堅固,讓人容易理解,印象深刻。
即學即練
下面語段中引用市民的話有什么作用?
“穿上制服,他是警察;脫下制服,他就是個孩子啊!”一位市民這樣說。
“我以前對民警了解不多,他們不要命地去救人,讓我明白了什么是警察。”“祝兩位英雄民警早日康復!”市民們用各種各樣的話語表達了對民警的敬意和祝福。
4.感情色彩鮮明。把情感融入客觀事實之中,用事實去說話,讓讀者在確鑿的事實中去感受,產生讀者自己的喜怒哀樂。
例: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有很大關系。
我軍的“英勇善戰,銳不可當”與敵軍的“紛紛潰退,毫無斗志”,表達出作者對我軍的贊揚與對敵軍的藐視之情,對比鮮明,感情色彩強烈,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
即學即練
試從語言感情色彩的角度對下面語段中的黑體詞進行簡要分析。
今天,在古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第三極”,青藏鐵路矯若游龍,飛舞于世界屋脊。建設青藏鐵路過程中錘煉的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精神,鐫刻在地球之巔,激蕩于江河之源。
——唐 宋《追尋青藏鐵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