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5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4)01-0036-02
禽戊型肝炎(Avian hepatitis-E-virus infection)是肉種雞和蛋雞的一種疾病。該病感染可能表現為亞臨床癥狀,或僅伴有較低的死亡率和微弱的產蛋量下降。本文是該病首次全面介紹的兩部內容中的第一部分。
禽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臨床疾病主要有兩種:肝脾腫大綜合征(Hepatitis-splenomegaly Syndrome,HS) (1991年在加拿大首次被確認)和大肝大脾病(Big Liver and Spleen,BLS)(1980年在澳大利亞首次確認)。
從1993年中期到2001年,一個類似于HS綜合征的疾病出現在加拿大和美國,該病被稱為出血性壞死性肝脾腫大綜合征、出血壞死性大肝性肝炎、肝脾出血綜合征,或慢性爆發性膽管肝炎。最近,我們還在庭院式飼養的死亡肉雞中見到了與HS綜合征類似的病變。
1 致病病毒
禽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屬于肝炎病毒科中一個尚未被命名的種屬。該科中另一個屬是肝炎病毒屬,包括可感染哺乳動物的戊型肝炎病毒,本文將其稱為哺乳動物HEV。目前,哺乳動物HEV被認定有4個主要的基因型。基因1型和2型會導致人肝炎,而基因3型和4型會感染人和豬,也可能會感染其它動物。
2001年,美國首次從患有HS綜合征的雞膽汁中分離出一種病毒。根據與人和豬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組的結構和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較,該分離株被歸入禽HEV,以區別于哺乳動物HEV。禽HEV與哺乳動物HEV有共同的抗原表位和約50 %的同源核苷酸序列。
1999年,澳大利亞科研人員從患有BLS疾病的肉雞中檢測出一種疑似病毒的傳染性病原體。根據基因組上一小段區域的核苷酸序列,該病毒被認定與人戊型肝炎病毒相關。在美國分離到的HS綜合征病毒與在澳大利亞分離到的BLS病毒,在核苷酸序列上大約有80 %的同源性。因此,北美的HS綜合征和澳大利亞的BLS疾病,可能由禽HEV的變異株引起。盡管哺乳動物和禽HEV的基因序列有很大的差異,但該病毒似乎只有單一的血清型。
基因序列和遺傳進化分析顯示禽HEVs之間存在異構性。從美國4個不同州中患HS綜合癥的肉雞上分離的病毒,表現出的異構性與區域無關。然而,從臨床健康的肉雞中分離到的HEV,與從患HS綜合征的雞中分離到的病毒在基因上具有相關性,但也不同。此外,根據區域性HEVs間的基因組序列的遺傳進化分析,禽HEV至少可以被分成3種基因型:基因1型(澳大利亞型)、基因2型(美國型)和基因3型(歐洲型)。
2 流行病學
20世紀80~90年代,BLS被認為是澳大利亞商用肉種雞最具有經濟意義的疾病,因為其能導致種雞產蛋量下降和死亡。曾經,約有50 %的種雞會受到感染,估計每只母雞在產蛋周期中要減產8~10枚蛋。在美國,禽HEV感染引發的經濟影響還未知,因為在肉種雞和蛋雞群中只有少數零星發生的HS綜合征病例報道。
禽HEV在美國的亞臨床感染可能很普遍且很常見。在一項針對美國5個州的商用肉雞群開展的禽HEV感染血清陽性率調查研究中,大約71 %的種雞群和30 %的肉雞被檢測出禽HEV的抗體。在血清陽性的雞中,36 %是成年雞,17 %在18周齡以下。在另一項研究中,血清陽性、臨床健康的雞群檢出了禽HEV。有人認為禽HEV感染是劑量依賴性的,只有在感染高劑量病毒的雞才會出現HS綜合征。也有學者認為,HEV的亞臨床感染可能是由于禽感染了無致病力的HEV毒株引起的。
意大利已報道了2例肉種雞爆發類似BLS的疾病。在匈牙利,肉種雞感染禽HEV會引發一種具有與BLS和HS綜合征相似臨床和病理學特征的疾病。英國、越南、中國和西班牙的肉雞群已檢測到HEV的抗體,但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血清學調查,以確定世界各地雞群中禽HEV的流行性、分布及其重要意義。
3 感染和傳染源
受感染肉雞的糞便是其它肉雞最有可能的傳染源,因為實驗性感染HEV的雞在其糞便中能檢測出大量病毒。HEV主要是通過糞-口途徑,通過受污染的飼料、飲水和墊料,在雞與雞之間和雞群內傳播。
雞群之間的傳播主要是通過人或非生物媒介(如設備)所攜帶的污染墊料發生。目前還沒有臨床或實驗數據確切地表明病毒可以從受感染的母雞垂直傳播到它們的后代。庭院式飼養的雞作為禽HEV潛在儲庫的作用尚未知。
4 臨床疾病
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主要發生在肉種雞和蛋雞。雖然HEV的亞臨床感染美國或許其它一些國家的雞群中很普遍,但與感染有關的HEV臨床疾病相對少見。火雞是否會自然感染HEV尚未得到證實,但它們可以在實驗條件下被感染。
4.1 肝脾腫大綜合征
肝脾腫大綜合征通常發生在30~72周齡的肉種雞和蛋雞上,最高發病率出現在40~50周齡。在臨床上,該綜合征的特點是連續幾周“高于正常水平”的死亡率。周死亡率通常會增加至0.3 %,但也有可能達到或超過1 %。在某些情況下,死亡率的增加往往還伴隨著高達20 %的日產蛋量的下降。在美國,禽HEV感染會引起“初級尺羽落綜合征”,雞群會表現性成熟延遲、產蛋高峰期縮短、初級飛羽脫落等癥狀。
4.2 大肝大脾病
雖然所有年齡段的雞對HEV感染都敏感,但臨床病例僅出現在24周齡以上的母雞。由于發生肝脾腫大綜合征,周死亡率可能增加至1 %,日產蛋量減少多達20 %(通常為4 %~10 %)。
產蛋量突然、快速的下降可能是雞群感染HEV的征兆。產蛋量的下降通常持續3~6周,再過3~6周產蛋量會恢復到接近正常水平。如果雞群是在到達產蛋高峰后感染,那么產蛋量的下降會更明顯。如果雞群是在開產的頭幾周受到感染,那么性成熟延遲和產蛋高峰值低可能是感染的最初跡象。蛋形小、蛋殼色澤暗淡,但孵化率一般不受影響。在受感染的雞群中,個別雞會出現昏昏欲睡、厭食、雞冠和肉垂蒼白、泄殖腔口周圍羽毛污穢(糊狀的泄殖口)。雞群中的許多雞可能會出現類似換羽樣的初級飛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