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今年10月8日,尹建莉的微博有23917名粉絲,粉絲們期待已久的尹建莉第二本書,終于面世。8月18日,作家出版社舉行《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新書發布暨讀者見面會。新書的出版,讓尹建莉如釋重負。她說:“忙碌告一段落,終于可以好好歇一歇了。”
回首過往,尹建莉有過勞累、有過煩悶、有過彷徨,最終,有了收獲……
教育者的永恒主題
在9月1日開學前的一段時間,微信朋友圈里廣泛流傳著臺灣作家龍應臺寫給她兒子的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會給你快樂。
但,在尹建莉看來,“看起來這段話說得很好,不過它肯定無效,因為潛臺詞錯了。雖然從道理上孩子無以反駁,但憑直覺孩子會讀出另外的東西。”
尹建莉進一步分析:讓我們越過這段話的字面意思,逆向地想一下:龍女士要孩子“用功”的目的不是為了要“成績”,而是要“未來”——難道天下有哪一個家長向孩子要用功,僅僅是出于要成績,而不是要未來?事實是每個跟孩子要成績的家長,要的都是孩子的未來。
龍在說出和寫下這段話時,可能感覺自己的認識很獨特,和別人不一樣;轉載這段話的家長,可能也是覺得它說得很獨特,有道理,像自己的心里話。“話語自我感覺良好,口氣中巧妙地帶出別人不如我想得遠,孩子你太傻不懂事的意思。這個意思,孩子能聽出來,他不喜歡這種感覺,這令孩子心底生厭。如果家長和孩子經常這樣對話,孩子就會變得逆反,不聽話。所以,這段看似金科玉律的話,實際上不過是一陣嘮叨,是教育的廢話。一個母親對孩子說了多少教育廢話,孩子的逆反程度大約是個準確標注。”
尹建莉就是這樣,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教育”這個永恒的主題。她以自己的方式傳播著最簡單的教育理論。她反對唯成績論,反對動輒給孩子貼上“多動癥”“自閉癥”“抽動癥”的標簽,她強調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愛和自由、強調閱讀的重要性……
尹建莉所反對的,正是一些人所追捧的。因此,會有“既得利益者”跳出來,與尹建莉針鋒相對甚至發出威脅。對此,尹建莉說:“沒什么好怕的,我只是說出了一些事情的本質。”
寫書,并非偶然
尹建莉從事了十幾年的教學工作。離開學校后,她去一家致力于西部鄉村教育的公益機構做了一年的“義工”,然后回家專心去做研究和寫作。她有更多的時間思考、閱讀、思考未來……
現行教育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多家長對教育的困惑,都讓尹建莉感到憂心。“體制有什么樣的問題,不是我們能改變的。可以改變的是我們自己的教育方式,何況體制是人來制定和操作的。”
尹建莉最想做的一件事,是把自己多年來儲備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寫出來。她走進了圖書城,鋪天蓋地的家教類圖書的確讓她有些眩暈。“但翻看了那些書之后,我就覺得有信心了。我能看到那些書的不足,所以我相信我的寫作能超越他們。”
尹建莉經過多年大量的研究和積累,2008年下半年完成《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書稿寫到一多半時,就開始投稿,但連連碰壁。
尹建莉給多家出版社投稿,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未能收到回饋信息。彼時,家教類圖書的口碑很差,精品太少,“我得到出版社最普遍的答復是:這種書現在沒人看,我們不出這種書。”彼時的尹建莉,還是一“無名小輩”。
有一個民營出版商慧眼識珠,偶然看到尹建莉的書稿,讀了半個小時就決定出版,但給作者的版稅很低。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出版商對尹建莉的書稿做了很多改動。本來一篇布局完整的文章,被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做了很多小標題,小標題做得很俗套。“我拿到他們改后的稿樣,很心痛。感覺他們太低估讀者的智商,是人為地把一個氣質出眾的美女化妝成一個平庸的俗女子了……”
幸運的是,在尹建莉猶豫著要不要和這個出版商簽約時,她接到了作家出版社編輯的電話。“書稿放置了一個多月我們才讀到。一讀就被吸引了,馬上給您打電話。”責任編輯鄭建華說。而尹建莉對作家社提出的要求就是,盡量保持原稿風貌,不做所謂的“暢銷書”模式的修改。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于2009年1月出版,這是尹建莉的第一部著作,暢銷火爆,始料未及。在幾乎沒有宣傳的情況下,僅用4個月就躋身暢銷榜前列,占據各大暢銷榜前三名達兩年之久。“據出版社發行部人員計算,這本書如果用5噸大卡車來裝,現在已發行了300多卡車。”尹建莉說。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從專業性、實用性、深刻性及可讀性方面,都顯示出卓越的品質。該書緊貼當下生活,講了許多教育故事,讓人看到,許多人習以為常的教育行為,原來潛伏著錯誤;許多被人們忽略的小事,正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良機。它讓家長反思、醒悟,使家長茅塞頓開。
因為銷售量居高不下,仿冒書也不斷出現。作家出版社2012年9月啟動《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反盜版行動。據介紹,盜版《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所占據的市場份額幾乎可與正版書平分秋色,而圖書市場與該書同名或冠以“全集”“大全”“白金版”后綴的跟風書有十余種之多。就《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被跟風和被盜版,作家出版社此前進行了維權,起訴了抄襲封面的跟風書《好爸爸勝過好老師》并勝訴;對一些賣盜版的書店發律師函進行了警告,收到一定效果,但難以杜絕。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在封面設計、材質選擇上,都考慮到反侵權這個重要環節。“但愿,不會再遭遇盜版、仿冒。”尹建莉說。
每個媽媽都可成為教育家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姊妹篇。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獲得成功后,尹建莉遠離喧鬧,潛心研究,歷時5年,創作出第二部家教作品《最美的教育最簡單》。
本書緊貼當下教育現實,還原教育真相,其中不少觀點對某些流行的認識形成沖擊,讓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復雜,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樸素而簡單,對當下一些家庭教育觀念形成顛覆。
作者依據經典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以學者的嚴謹和媽媽的親和,對大家面臨的種種教育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膩的解讀,并指出當下教育面臨的種種誤區,同時為讀者提供出許多可操作的方法。
本書每篇文章的切入口或核心案例往往很小,司空見慣,陳述的道理卻比較大。但這種“大”往往是歸于簡潔,而不繁雜。作者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簡化了教育本義,讓所有的家長都能意識到,原來美好的教育是簡單的,自己也可以成為教育家。
這本新書依據提出了一些讓大家耳目一新的教育原則。如“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嚴厲教育是危險教育”“規矩太多,難成方圓”“母愛是個逐漸分離的過程”等理念。
從《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到《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這兩本書提出了兩條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無可替代;好的教育其實并不復雜。在新書中,尹建莉的角色從家長完全進入到研究者的身份中,寫作更進一步從個體經驗進入到群體經驗,從經驗理性進入到學術理性,從個案思考進入到對更廣泛社會教育問題的關注。
尹建莉的女兒圓圓,是她教育理念的成功例證。圓圓是第一本書的案例主角,第二本書中也不時出現。“人們說我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往往著眼于她跳級兩次、16歲高考、高考分數超過清華分數線22分,以及取得美國長春藤盟校碩士學位等這些可量化或可具體地講出來的部分。我承認這是她優秀的方面,但不是全部。就她這樣一個平和、篤定、善良、自信的孩子,即使她沒跳級,高考失利,或沒出國留學,她也還是她。一個人的品質無法言說卻是最穩定的個人特質。我女兒最讓我欣慰的,是她身上這種穩定的心理品格。”尹建莉說。
尹建莉的手機屏幕上,她被定格為:長發披肩,圓圓清秀的臉上洋溢著理性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