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先進的文化武裝自己,就必須進行卓有成效的閱讀。閱讀不僅能啟迪人們的思想、增長人們的知識,更是保存和傳播文化的主要途徑。閱讀文化的狀況及其發展,也展現了一個社會乃至國家的文明進步程度。在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中,閱讀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學習手段。應試教育中的常規閱讀方式效率低、效果差,因此,需要創新閱讀模式和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讓閱讀更具實用性、趣味性和科學性。作為高職院校,更應該基于發揚閱讀文化的視角,轉變陳舊的閱讀方式,從深層次了解讀者的閱讀習慣及需求,營造一個和諧、新穎、科學、內涵豐富的閱讀環境,引導讀者科學地閱讀。
閱讀習慣的養成及趨勢
如何輕松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營造輕松的閱讀環境,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閱讀興趣。有了閱讀興趣,才有閱讀的欲望,才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投入到閱讀中;才會把閱讀當作一種靈魂的洗滌,養成良好的、與時俱進的閱讀習慣,用科學的方法提高閱讀的效率;才會把興趣愛好作為閱讀的老師,積極主動地加入閱讀活動中,享受閱讀過程。要做到快樂閱讀,引導學生養成廣泛獲取知識的意識。因此,圖書館要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多開展“導讀”或“興趣閱讀”講座,用獨特的傳播方式、生動的講座內容,并借助一些多姿多彩、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和方法,使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在興趣的指導下,學生的閱讀自然會變得輕松愉快。
合理安排課外閱讀 與課內閱讀相比,課外閱讀時間更具有主動性和自由性。只要時間管理妥善,那么就能為課外閱讀節省出很多時間,也會有更多選擇課外閱讀刊物、書籍的空間。安排課外閱讀的前提一定是完成了課內的學習任務。只有在課外閱讀與課內學習互不沖突、相互促進時;才能達到閱讀的最終目的。進行課外閱讀時,會面臨著書刊選擇的問題。該如何處理作品之間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當面對很多經典名著時,就要考慮這個名著是否適合自己,對自己的學習、人生觀、世界觀等能否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面對學術專著和休閑雜志時,也要清楚地認識到當前最需要的是什么,最符合自己實際需要的是哪些刊物。合理調整作品的優先級別,排列好閱讀順序,就能保證閱讀質量,有效提升自己的人文修養和整體素質。當面對很多刊物的選擇時,最不可取的是將其全部收入囊中,不分輕重緩急地籠統閱讀。
促進學生養成閱讀習慣 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管理、服務等一線需要的全面發展的職業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因為強調學生的專業技能,所以實踐教學占用的課時比例較大,理論教學課時偏少。職業教育的基礎課程也是按照實踐的要求,而理論知識的學習則相對較弱。高職教育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高職教育在各個教學階段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閱讀,把閱讀貫穿于教學各階段。
適應學生的閱讀趨勢
隨著技術發展,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學生的閱讀方式和手段都在改變。閱讀介質從原來單一的紙質,到現在的移動終端、多媒體設備和“云端”閱讀,也在逐漸改變著高職院校學生的閱讀習慣。因此,必須面對這種潮流,結合新興的現代閱讀方式,使廣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傳統的書籍閱讀 從遠古時代的甲骨、竹簡等閱讀媒介,再到后來紙的發明,紙質書籍已經成為了讀者最常用的閱讀媒介。隨著印刷術和近現代工業革命的發展,書籍更加促進了人類的閱讀,使紙質書籍成為知識和文明傳播的主要媒介。書籍閱讀有其特有的優勢:一是閱讀看得見、摸得著,易記錄、易攜帶;二是富有閱讀情趣而不古板。因此,高職學校不能放棄傳統的書籍閱讀。
新興的網絡閱讀 21世紀是互聯網的時代,人人成了知識的閱讀者,又成為知識的制造者,很大程度上擴展了讀者閱讀的廣度與深度,也大大地豐富了讀者的閱讀體驗。現代技術手段使得讀者可以通過觸覺、聽覺、視覺等感覺器官進行閱讀。和傳統閱讀相比,網絡閱讀給讀者帶來更多更好的閱讀理念,創建了更適合讀者的閱讀模式,也使讀者閱讀方式更加多樣化。這種現代閱讀方式,為讀者提供了更廣泛的閱讀空間,使閱讀變得更加輕松,為讀者閱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體驗。
閱讀習慣改變的趨勢 隨著閱讀方式的變化而變化的還有讀者的閱讀習慣。在互聯網時代,更多人已經熱衷于在線閱讀或手機閱讀。數字調查顯示:電子閱讀的比例已經由24.6%增加到42.8%。手機閱讀比例由從前的14.9%增長到33%。由此可見,網絡閱讀已越來越受讀者青睞,讀者也非常享受網絡閱讀。網絡閱讀使很多讀者不再經常光顧圖書館,而是更多的選擇網絡閱讀,因為網絡閱讀更為便捷。各大高校到圖書館讀書的人數和紙質書籍借閱量已經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很明顯,傳統書籍閱讀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如何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將挑戰轉為機遇,也是高職院校乃至整個文化教育界急需解決的問題。
重視學生跨學科閱讀
“越讀”是高職學生閱讀的基礎 探索越界閱讀的本質,不難發現,所謂的越界閱讀就是“向前跨”和“向旁跨”這兩方面。“向前跨”即是對于本學科內所涉及的領域進一步研究學習,針對以前覺得深奧而不愿意觸碰的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學習,屬于深度問題。“向旁跨”則是更加注重對其他知識領域的閱讀,也就是在原本感興趣的閱讀領域之外,往別的領域跨一步,屬于廣度問題。“越讀”也就是越界讀書,這樣獲取知識,才能更寬、更廣、更深。
“越讀”與寬口徑學習對高職學生的影響 專業學習與課外閱讀,二者在相互制約的同時,也是相互促進的。科學地處理二者關系,則會收到良好的閱讀效果。“越讀”本身就帶有“廣泛”這一特性。“越讀”所涉及的“向前跨”“向旁跨”問題都很好地詮釋了課外閱讀與專業學習的關系。妥善處理二者間的關系,對專業課的學習會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專業學習也會為課外閱讀奠定“越讀”基礎,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提供更廣闊的閱讀空間。每個高職學校學生在閱讀專業知識時,開展廣泛的越界閱讀,就能使他們迅速提高知識水平。
培養“零存整取”的閱讀習慣
閱讀需要點點滴滴,日積月累。學生既可以有計劃地為閱讀預留出時間,也可以把零散的時間整合到一起。從空間上看,閱讀沒有具體的場地限制,可以隨處找到適合閱讀的地方,只要善于尋找就可發現閱讀地點,比如,路邊的書攤就可進行閱讀。
學生可以整合零散時間,也可以找到有利于閱讀的地點。學生要善于發現隨時能獲得的閱讀機會,可用手機進行閱讀,進入圖書館或者書店,可隨時閱讀紙質書籍,并獲得最新的學習資料。善于發現與積攢閱讀時間,長此以往,對學生的知識積累和個人進步就會有很大的幫助,也培養了學生“零存整取”的閱讀習慣。
受互聯網的影響,閱讀方式的改變是必然的。只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順應時代發展需要,才能提升讀者的自身素養,使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高職學校更要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使學生閱讀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參考文獻
[1]萬曉萍.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演變[J].保山師專學報,2006(84)
[2]陳維喜.淺析現代圖書館人本管理[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9)
[3]劉莉.閱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J].圖書管理工作與研究,2008(8)
[4]仇恢.高職院校學生閱讀現狀調查分析與圖書館服務對策[J].圖書館論壇,2009(2)
[5]曉文.淺議高職院校學生閱讀傾向與圖書館服務對策[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6]趙本述,陳小艷.淺談高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職業圈,2011(2)
(作者單位:無錫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