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墉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書評
用講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
茅青云
在《做個快樂讀書人》這本書里,作者劉墉用自己教育兒女的方式,通過實例來講解家庭教育這個現在的熱點問題。從這本書能瞥見一個父親對教育兒女的不同方式。當然,這本書不單是作者寫給女兒的,也是寫給每一位師長和孩子的。
為人子女的,在處理與家人的關系的時候,或多或少會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如和父母的矛盾會激化,如在青春期或者在小時候的淘氣、任性等。親子關系一直是一個讓家長非常頭疼的話題。
該不該和對不對的討論,其實已經很久了。有時候真的沒有一個定論是對或者不對。但是我們至少知道,大多數父母絕對是愛自己的兒女的。
在書中,作者用爸爸的口吻講述了一個個鮮活的例子來闡釋一個個大道理。世界上成功的人不見得是最聰明的,也不見得是學歷最高的,而是最能面對問題、鍥而不舍的人。小孩子可能不喜歡聽大道理,這個是肯定的。對于熱播的《爸爸去哪兒》里面涉及的親子問題,我想,如果結合來看的話,也是一樣的道理。讓孩子換位思考,接受要好好聽別人說話的觀點,這樣的方式才是獲贊的根本。道理是每個人都能講的,但是能不能講到聽講的人的心坎里去?這就要看爸爸媽媽的功力了。
劉墉在這本書中寫了許多生活中的小故事,來啟發我們如何快樂地學習、生活和成長。印象比較深的其中有一篇“你是豌豆公主嗎”。文中寫了作者的女兒因為家里一下子來了許多親戚而不能安心學習時,作者用自己以前的親身經歷,告訴女兒要在吵鬧的環境中訓練自己保持冷靜的能力,克服困難,不能像豌豆公主,只因為厚厚的床褥下放了一顆豌豆而睡不好覺。還有一篇“爸爸不能幫你”,作者的女兒參加繪畫比賽,有同學因為有家長幫忙而畫得較好,自己沒有得到爸爸的幫助,心里感到憤憤不平。作者由此寫了自己小時候畫畫的經歷:一次比賽由于是照著老師的畫稿畫而得獎,但總感到心虛,一點也沒覺得自己真贏了,直到作者終于全憑自己而得獎時才高興,那是因為“我真正的勝利”。另外,還有一個不錯的話題:關于追星。劉墉鼓勵女兒去喜歡一個人,但是又不和其他家長相同。他重在一種正能量的引導,引導的是一種冠軍精神,而不是簡簡單單的拿冠軍而已。讓孩子從小冠軍關穎珊的身上學到一種不服輸的向上精神。
關于愛,關于生死離別也是書中的一部分。小時候的我們,可能不理解生死是什么東西,不知道明天看不看得到家中的老人,如何面對傷痛,面對挫折,面對不同的環境?我們究竟該怎么讓孩子理解這其中的道理?的確,當我們遭遇困難的時候,可能會以為世界上最不幸的事情都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者會認為自己遇到了全世界最難處理的問題等。其實,這只是自己沒有走出去而已,世界上的不幸太多了,我們有時無法選擇是否面對,只能選擇是用怎樣的一種態度去面對。或樂觀堅強,或消極懈怠,只是一種選擇的方式不同。
拜讀劉墉的作品,是一次非常讓人滿足的歷程。一個人語言文字的力量雖然不能像武器那樣瞬間致命,但是文字的魅力還是很大的。《做個快樂讀書人》能讓我們明辨是非,懂得取舍,學會反省自己和教育孩子。當然,更多的教育新觀點還是需要大家自己親身體會,一本好書的價值就在這里。
小王子
作者:(法)圣埃克蘇佩里,李繼宏 譯
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
《小王子》是作家安東尼·德·圣埃克蘇佩里的著名法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本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視出成人的空虛、盲目和愚妄,用淺顯天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寂寞、沒有根基隨風流浪的命運。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對金錢關系的批判,對真善美的謳歌。《小王子》也以一種間接的方式使孩子們懂得一種道理。它擊中了他們,深入到他們心中最隱秘的地方,當他們可以明白的時候,它就像一束小小的光亮閃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