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環境部和統計局16日公布的最新空氣質量報告顯示,不斷提高的排放標準及使用清潔能源使新西蘭空氣質量和民眾整體健康保持在較高水平。
報告顯示,從2006年至2012年,新西蘭每立方米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含量從17微克降至15.6微克,下降了8%。但在部分地區,由于冬季使用木柴和煤炭取暖,可吸入顆粒物含量略高于每立方米20微克。
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發布的空氣質量建議標準為,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低于或等于每立方米20微克。
此外,新西蘭空氣中的其他污染物水平,包括二氧化碳、鉛、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也都處于較低的水平。
報告指出,新西蘭近年來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從2001年至2012年間,汽車數量有所增加,但由于汽車尾氣排標準的提高,汽車尾氣中所含各類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卻減少了25%至50%。
法國大巴黎地區空氣質量監測局近日發布報告承認,2013年,大巴黎地區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含量和二氧化氮含量多次超過歐盟規定標準,而相關污染物的來源主要是汽車尾氣。
根據歐盟的相關規定,每立方米空氣中PM10含量的警戒水平不得超過50微克,一年中高于警戒水平的日子不得超過35天。
但2013年巴黎大區的情況是,在市郊或遠離交通線地區,大氣中PM10含量水平尚能保持在規定標準之內,而在交通繁忙的市區,PM10的含量水平卻時常超標,有些地區大氣污染物超過警戒水平的日子達到甚至超過了130天。
報告指出,今年3月17日,巴黎市及周邊地區實行車輛單雙號限行措施對改善大氣污染有一定效果。比如在晚高峰時段,大氣中的PM10含量平均降低了19%,氮氧化物含量平均降低了23%。
今年4月4日至11日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也顯示,多數巴黎居民贊成采取車輛限行措施以改善大氣質量。59%的受訪者指出,實施車輛單雙號限行措施是有理由的,只有17%的受訪者表示,車輛限號使他們的出行非常困難。
調查結果還顯示,多數巴黎人贊成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并對拼車出行以減少私家車使用持肯定立場。此外,還有68%的受訪者認為,有些區域應該禁止機動車通行。有人甚至建議,應禁止排污量大的車輛進入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