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fā)布了2013年產品質量狀況分析的報告。報告指出,2013年國家監(jiān)督抽查批次抽樣合格率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與2012年相比特種設備事故有所減少,是歷年來汽車召回數量最多的一年。質量基礎工作穩(wěn)中有升,質監(jiān)部門將進一步研究構建我國產品安全監(jiān)管體系,完善質量信息發(fā)布制度。
6類產品質量基本情況公布
2013年產品質量狀況分析報告主要公布了6個方面的產品質量基本狀況。
國內制造業(yè)產品方面 2013年,國家監(jiān)督抽查共抽查了17020批次產品,批次抽樣合格率為88.9%,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2013年專項統(tǒng)計調查結果顯示,全國紡織服裝行業(yè)產品質量合格率為85.49%,同比上升2.43個百分點。
進出口商品方面 2013年,在進出口貿易貨值基本持平的情況下,由于檢驗檢疫目錄調整,全國共檢驗檢疫出入境貨物1552.74萬批,貨值14735.74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6.41%和10.25%,批次不合格率1.42%,同比上升0.42個百分點。共檢驗檢疫入境貨物471.5萬批,貨值9572.08億美元,同比分別上升0.77%和0.40%,批次不合格率4.27%,同比上升0.64個百分點。其中處置進口機電產品缺陷80起,涉及汽車48.99萬輛,家電及辦公設備16.97萬臺。檢出環(huán)保不合格進口廢物原料438批,涉及貨物17萬噸,貨值5697萬美元。
進出口食品方面 2013年,全國檢驗檢疫進口食品96.5萬批、467.1億美元、3286.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5.8%、11.2%和15.0%。共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進口食品2164批,進行了銷毀、退運處理,涉及貨值2.4億美元、重量7800噸。2013年,全國檢驗檢疫出口食品216.9萬批、579.5億美元、2156.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9.9%、11.9%和1.0%,共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出口食品1025批,涉及貨值0.7億美元、重量2.7萬噸。
特種設備方面 2013年,全國共發(fā)生各類特種設備事故227起,死亡289人,受傷274人,與2012年相比,事故起數減少1起,下降0.44%;死亡人數減少3人,下降1.03%;受傷人數減少80人,下降22.60%。未發(fā)生特種設備重特大事故。
棉花方面 2012棉花年度(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棉花檢驗新體制棉花3183.1萬包,720.7萬噸,同比增長約30%,創(chuàng)歷史新高。但受氣候及生產加工方式影響,棉花內在質量狀況比上年度略有下降。其中,棉花逐包檢驗平均長度同比下降0.24毫米,是5年來最低水平,馬克隆值級A級比率同比下降1.95%。
汽車方面 2013年共實施汽車召回133次,召回缺陷汽車產品531.07萬輛,比2012年同期分別增加了20次和210.71萬輛,是歷年來召回數量最多的一年。其中,受總局缺陷調查影響開展召回活動28次,涉及車輛196.13萬輛,占全年召回數量的36.93%。
質量基礎工作穩(wěn)中有升
2013年產品質量狀況分析報告指出,去年的質量基礎工作呈穩(wěn)中有升的態(tài)勢。
認證認可方面 2013年,強制性產品認證有效證書共計350944張,其中境內323796張,境外27148張;持有效證書的企業(yè)49126家,其中境內企業(yè)44947家,境外企業(yè)4470家。管理體系有效證書共計557341張,其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374060張;環(huán)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99231張;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65035張;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1822張。
標準化方面 批準發(fā)布國家標準1870項,其中制定1161項,修訂709項;強制性標準211項,推薦性標準1627項,指導性技術文件32項。在1870項國家標準中,采標數為600項,其中,等同采用國際標準324項,修改采用國際標準223項,非等效采用國際標準53項。標準備案工作方面,備案行業(yè)標準4522項,備案地方標準3262項。
計量方面 2013年度批準國家一級標準物質120種,國家二級標準物質492種;新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裝置3343項;新發(fā)布182項國家、部門和地方計量技術規(guī)程規(guī)范;得到國際承認的校準測量能力(CMC)新增82項,項目總數提升到世界第4位;共頒發(fā)進口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228份,頒發(fā)臨時進口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18張;獲得測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yè)為523家。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方面 2013年,新受理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60個產品(其中國內259件,國際1件),批準發(fā)布180個地理標志產品(其中含國內179件,國際1件)。
質量問題涉及多個方面
2013年產品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既涉及產品關鍵性指標不合格,又存在企業(yè)主體責任仍存在落實不到位的情況。
產品質量國家監(jiān)督抽查方面 電器設備方面,部分自動電飯鍋、電磁灶、廚房機械和商用電熱食品加工設備的電氣安全指標不合格;汽車配件方面,部分GPS導航產品、燈具的配光性能、傳動帶的尺寸、制動軟管和制動器襯片不符合標準要求;兒童用品方面,玩具的小零件和尖端項目不合格問題依然存在,部分童裝纖維成分、pH值等項目不合格,部分童鞋的游離甲醛、皮革中六價鉻、耐磨性能等項目不符合標準的規(guī)定;建材方面,部分刨花板、浸漬紙層壓木質地板、竹地板、膠合板和細木工板的甲醛釋放量超標,部分地坪涂裝材料的有害物質限量不合格,部分門、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型材的拉伸沖擊強度不達標,部分建筑防水卷材的熱老化項目不合格,部分新型墻體材料的節(jié)能性能指標不合格。
進出口食品方面 不合格進口食品涉及20類產品,主要是酒類、糕點餅干類和乳制品類;不合格產品來自69個國家或地區(qū);品質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添加劑超標等為主要不合格原因。不合格出口食品涉及22類產品,主要是水產及制品類、糧谷及制品類和蔬菜及制品類;品質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農獸殘超標等為主要不合格原因。
執(zhí)法督查方面 2013年,全國質監(jiān)系統(tǒng)共出動執(zhí)法人員183萬人次,查處各類質量違法案件11.7萬起,涉案貨值金額達48億元,查辦大案要案2959起,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937起。發(fā)現的問題:一是兒童用品生產企業(yè)制假售假違法行為隱蔽。檢查發(fā)現許多兒童用品加工企業(yè)規(guī)模小,生產條件差,記錄不規(guī)范,制假售假違法行為比較隱蔽。二是農資質量違法行為仍然較多。其中,化肥主要違法行為仍為有效含量不足和產品虛假標注、無證生產等。三是裝飾裝修材料有毒有害物質超標、建筑用磚強度不合格、防水材料不防水、電線電纜偷工減料等是建材質量違法中的突出問題。四是汽車行業(yè)拼裝問題,翻新廢舊、回收安全氣囊以及整車質量違法問題在一定范圍內存在。
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方面 企業(yè)主體責任仍存在落實不到位的情況,企業(yè)應急預案制定、應急救援演練、隱患排查整治工作仍存在不規(guī)范、不具操作性、應付走過場等問題,部分企業(yè)不了解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導致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
進出口商品檢驗方面 “中國進出口工業(yè)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體系”(C-RAPEX)數據顯示,2013年共截獲進口不合格工業(yè)品43521起,退運或銷毀1879批;遭境外退運出口貨物41140批,共計24.3億美元;實施目錄外進出口商品抽檢14212批;接到境外政府部門通報召回1996起。我國出境貨物發(fā)現問題較多的商品主要是服裝,電光源及燈具,小型家用及類似用途電器,食品用包裝、容器、食品用具,玩具等。進口不合格商品涉及輕工與紡織品商品、機電類商品、資源與化工類商品、廢物原料及危險化學品。
產品質量投訴方面 全國質檢系統(tǒng)12365機構共受理業(yè)務咨詢、舉報和投訴業(yè)務總量82.5萬起,其中舉報6萬起,投訴3.98萬起。投訴舉報排在前5位的產品分別是非酒精飲料、肉制品、手機、水泥及其制品、豆制品。在全國質檢系統(tǒng)受理的用戶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申訴中,申訴量排在前5位的產品依次為食品、家具、轎車、移動電話、電視。食品問題集中在食品保質期內變質、飲料內有異物、乳品質量問題、食品添加劑不合格、生產日期標注不明、肉制品名實不符等。移動電話主要問題有電池容量不達標、屏幕顯示異常、觸摸屏不靈敏、網絡信號時有時無、充電器漏電等。轎車質量問題集中出現在汽車發(fā)動機、變速箱、剎車系統(tǒng)、減震器等主要部件上。
四個方面采取措施解決問題
針對上述主要問題,質檢部門將在加快推動制造業(yè)質量升級促進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研究構建我國產品安全監(jiān)管體系、推動企業(yè)建立質量首負責任制度、完善質量信息發(fā)布制度四個方面采取措施。
質檢總局將會同國資委、工業(yè)與信息化部等部門起草《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業(yè)質量升級促進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制造業(yè)質量升級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構建制造業(yè)質量升級的長效機制。
質檢總局將加快建立完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jiān)控體系,健全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在產品生產、流通和銷售全過程中,哪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現質量問題,就由哪個環(huán)節(jié)的生產經營者負第一責任,先行進行賠償,倒逼生產經營者強化質量管理,對上游供貨、下游經銷嚴格審查把關,形成層層追溯、相互監(jiān)督的機制。
將進一步加大監(jiān)督抽查結果的公開力度,積極推進質量失信“黑名單”制度建設,整合質檢系統(tǒng)現有的進出口商品質量檢驗、消費者投訴、執(zhí)法打假、特種設備安全等質量信息資源,結合每季度的質量狀況分析,完善質量狀況發(fā)布制度,通過媒體及時向社會發(fā)布質量安全信息,為公眾提供服務。
2014年1月份特種設備事故情況通報
2014年1月份,全國共發(fā)生各類特種設備事故5起。其中,電梯事故1起,場內機動車輛事故3起,壓力容器事故1起,共死亡9人,與2013年同期相比,事故總起數減少10起,下降66.67%;死亡人數減少2人,下降18.18%;受傷人數減少18人。以上事故正在按照特種設備事故調查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