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光藝術簡歷
1958年生,沈陽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理事,遼寧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秘書長,中國青年美術家叢書遼寧卷主編,民革遼寧省委委員,以畫狗著稱。
1976年 在魯迅美術學院學習。
1987年 在沈陽舉辦個人畫展。中央電視臺、遼寧電視臺、沈陽電視臺分別專題報道,沈陽日報、沈陽青年報專訪。
1992年 任沈陽電視臺藝術團團長助理。
1995年 當選遼寧省青年美術協會常務副主席、秘書長。遼寧省著名書畫家賑災義賣活動副總指揮,油畫作品《鄉村小院》入選遼寧省第二屆寫生作品展。
1998年 油畫《晌午》入選全國寫生畫展,組織策劃遼寧省第二屆青年美展。
2000年 當選遼寧省第六次美代會代表,當選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東北世博會獲銀獎。
2001年 在中國臺灣地區舉辦聯展,油畫作品《北陵冬日》被遼寧美術館收藏,油畫作品《夏日》日本東京美術館收藏。
2003年 任中國青年美術家畫集遼寧卷主編。
油畫家馬光一幅幅畫狗的作品面前,會感到那是狗在與你做心靈的溝通。人們會立刻感到狗之形如真、狗之情在動。它的眼神牽動著人們的靈魂,激起人們的歡喜之情。這種情動,首先是來自畫家與狗之間交流的心動,沒有這種感情,也就沒有這些作品。讀者正是被這樣的畫作拉進作者的情網之中,并與作者一起涌著情的浪波,情的沉思,情的凝重,情的靜謐,這多態之神交織出心靈對話的情場。馬光恰恰是將這些情場定格,展現給人們。然而這里的情與神卻是飛動的,撲進讀者眼中,進到心里,牽引著人們靈魂的飄蕩。
狗是馬光繪畫的對象,作品是狗之形象,給讀者留下的是他畫狗的感覺和情感。一部藝術作品,一幅繪畫意義的全部實現,那是由作者與讀者共同來完成的。馬光畫狗之作是作者與狗之合作,然后又是讀者與作品之合作。最后這里才體現出讀者與狗之合作,產生一種感覺和情感。這種情感之流動才真正實現了作品的全部意義。
當年馬光就是位有實力的青年畫家,他有著活躍、幽默的性格。他為人又很實在,具有真誠的性情。我們曾在一起交談創作,也一起外出采訪寫生。那時的他還沒有把畫筆集中到畫狗之題材上,后來經過思考才選定了創作對象。狗之形象,狗之肖像,狗之心靈,把這么集中的題材作為油畫的對象,在油畫界是不曾見到的。然而馬光畫的狗卻是反響很好,影響很大,在市場上走紅。這是馬光苦苦思考、刻苦磨煉的結果。在市場經濟社會中,走在藝術道路上,馬光闖出了自己的新道路,摸索出了經驗,使自己的繪畫之路走上了良性循環,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人們稱他為畫狗之王,可以說這是名副其實的。作為繪畫對象的狗,它是與人類最親密、最通人性的動物。它自身確有著能與人進行溝通的情感和行為,最忠實于它的主人,不嫌主貧,有著可貴的品格。今天的社會有條件又有興趣的人們,會在家里養著狗,這也反映出人們生活條件的變化,也透視出社會的發展變化。人們把狗視為朋友,視為家庭成員,說明人與狗之間有著情感交流和心靈溝通。馬光畫狗亦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反映與折射。
實現畫家的愿望,不在于客體對象本身,也不完全取決于主觀思想。這需有高超的藝術技巧,也就是精道的繪畫能力。縱觀馬光畫的油畫作品,應屬于寫實主義,他追求的是作品與對象之間的相符和相像,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他主觀精神的表現。中國的大眾喜歡這種風格的作品,外國讀者也是喜歡這種流派的作品。這是他的作品博得普遍歡迎的原因。那么它的成功之處、繪畫特點是什么呢?我認為:
其一,馬光善于捕捉狗的特殊感人的形態。這種形態是惹人喜歡的表露,也是與人溝通時動人的行為特征。他把狗的形態畫得非常生動逼真,這是他善于觀察生活,深入思考的結果,才挖掘出狗的情感表現之形態。
其二,馬光善于抓住狗與人進行交流的情態。這種情態最能傳神的是狗的眼睛。他把眼睛畫得非常傳神,這神中有著豐富的語言,不僅表現出狗的自身形象,也流露出狗的內心世界,人們一看便知這是狗的心里道白。可以說,馬光所畫之狗是形神結合得恰到好處的繪畫作品。
其三,馬光極力表現狗毛的形態與質感。他把狗的毛也畫得出神,不僅逼真生動,一看便會感到,其狗毛也在說話。狗毛畫得這樣細膩出奇,在油畫中這是一種創造,在繪畫上也是一種發現。馬光在畫狗的實踐上是努力采用油畫創作的古典畫法,也是努力采用中國畫的工筆畫法,才把狗畫得生動傳神,實現把狗人格化,得到在心靈上與人的溝通。
其四,馬光專門畫狗,這種取材本身是個特點,會引起人們的關注。更值得關注的是他畫狗之毛。這在油畫創作實踐中,他有創造,這是他苦苦追求,刻苦探索,終于摸索出在油畫上能具有中國畫表現力的畫毛之法,對于這種“拔毛”之拔法,我曾說這是馬光之“專利”。一個畫家能在某一技巧上有自己的發現與創造,這不僅是一種成功,也是一個貢獻,這往往又是畫家走向大家的必備條件。
馬光畫狗,走出自己的繪畫之路,這條路從艱苦走向順利,后面還有輝煌在等待,我祝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