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介紹的條碼檢驗報告管理系統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以條碼檢測報告為檢測對象,《檢測報告編寫規則》為標準,采用C/S架構模式來設計的。介紹了系統研究背景及設計要求,詳細闡述了系統的設計和軟件開發。該系統滿足遼寧省最新地方標準的要求,滿足條碼檢驗的日常工作需要,可以實現對條碼檢驗工作的規范與管理,提高條碼檢驗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 系統 C/S 條碼 檢測
商品條碼是由一組按一定規則排列的條、空及對應字符(阿拉伯數字)所組成的用于表示商店自動銷售管理系統的信息標記或者對商品分類編碼進行表示的標記。商品條形碼的誕生極大地方便了商品流通,現代社會已離不開商品條形碼。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有50萬種產品使用了國際通用的商品條形碼。
1 系統研究背景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企業在國際舞臺上必將贏得更多的活動空間,要與國際慣例接軌,適應國際經貿的需要,企業更不能慢待商品條形碼。為了保證商品條碼的正確性,企業需要對商品條碼進行檢測,并由檢測機構出具檢測報告。
商品條碼檢測機構在出具檢測報告時,通常是由檢測報告管理系統自動生成,但是隨著檢測手段的不斷進步,檢測報告的格式也在不斷的變化,傳統的檢測報告系統已經不能滿足全省對檢測報告管理的要求。遼寧省在去年發布了《檢測報告編寫規則》(DB21/ T1460-2013)該標準對傳統的檢測報告做出了很多修改。例如委托檢驗的類別增加了認證檢驗、仲裁檢驗以及產品質量監督部門之外的其他國家機關委托的委托檢驗;增加了檢驗報告附件信息填寫要求等。為了適應這種改變,迫切需要開發一個商品條碼檢測報告管理系統來配合條碼檢測機構出具檢測報告。
2 系統要求
根據我省最新標準《檢測報告編寫規則》(DB21/ T1460-2013)的規定研制開發商品條碼檢驗報告管理系統,該系統與檢測設備相連,可以自動生成商品條碼檢測報告,方便檢測機構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條碼檢測人員導入條碼檢測的數據以后,系統能夠根據這些數據,自動判斷條碼的質量,并自動形成條碼檢驗報告。報告經審批人員審批以后,才可以發放給客戶。在發放給客戶前,檢驗報告不能人為修改,增加檢驗報告的權威性。
3 系統設計
3.1系統架構設計
本系統采用的是C/S架構。客戶機/服務器(Client/Server)模式,簡稱C/S模式,它是一種軟件系統體系結構,因此也稱為C/S結構。利用C/S結構能夠充分利用客戶端和服務器端軟硬件環境資源,極大地降低了系統的網絡通信負載。C/S體系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C/S體系架構圖
之所以選擇C/S架構主要出于以下幾點考慮,首先C/S模式交互性更強,可以提供給用戶更好的體驗,相應速度也更快;其次,C/S模式的穩定性上相對于B/S模式要更好;最后,該系統的使用者主要是條碼檢驗機構的工作人員,從地域考慮,所有終端都處于一個局域網中,網絡狀況相對單一。在這種網絡狀況下,采用C/S模式要比B/S模式更好。
3.2系統流程設計
業務流程中主要包括條碼委托書錄入、導入檢測數據、報告生成、報告審批、報告批準、交付報告和報告歸檔幾個步驟。系統的業務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業務流程圖
3.3 系統功能設計
該系統主要包括三個模塊,分別是基本信息模塊、中文報告管理模塊和系統管理模塊。
(1)基本信息模塊
該模塊包含字典信息管理功能、單位信息管理功能、人員信息管理功能和判定依據管理功能。其中數據字典信息管理主要對系統內部的數據字典進行管理,例如封樣狀態、樣品狀態、執行標準等信息。判定依據管理主要是管理條碼檢測數據判斷依據信息,包括參考標準和結論代碼等。
(2)中文報告管理模塊
該模塊主要處理系統的條碼檢測業務。包括的功能有報告生成、報告審批、報告交付和報告查詢四個功能。其中報告生成主要管理條碼委托書和條碼檢測報告生成;報告審批主要對條碼檢驗報告進行審核和批準;報告交付主要是對條碼檢驗報告進行交付和歸檔;報告查詢主要對系統中的檢驗報告和委托書進行查詢和統計。
(3)系統管理模塊
系統管理模塊主要是維護系統的正常運行,功能報告操作權限管理、密碼修改和制作USBKEY。為了保證系統數據的安全性,在用戶登陸時需要使用USBKEY,以保證用戶的合法身份。而USBKEY制作功能主要用來給系統的操作人員制作USBKEY。
3.4系統數據庫設計
系統數據庫E-R圖如圖3所示。
圖3 系統數據庫E-R圖
4 系統實現
4.1系統登錄的實現
為了保護系統數據的安全性,在系統登錄時,需要插入USBKEY以保證用戶身份的合法性。在USBKEY中存儲有用戶名和密碼。只有用戶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數據庫中的用戶名密碼和USBKEY中的用戶名和密碼三者相同時用戶才可以登錄系統。系統登錄界面和系統主界面如圖4、圖5所示。
圖4 系統登錄界面
圖5 系統主界面
4.2報告生成的實現
在進行報告生成時,主要是對Word的操作。首先建立一個空白的檢測報告模板,然后在模板內需要添加數據的區域建立書簽,最后將檢測數據填寫到相應的書簽內,完成生成預覽的功能。為了實現這功能,開發了控件WinWordControl,該控件主要用來對Word進行操作。包括加載Word文檔和添加數據的功能。報告生成的界面如圖6所示。
圖6 報告生成界面
4.3報告審核和批準的實現
檢驗報告的狀態分為等待檢測、等待審核、等待提交、檢驗完成、審批通過和審批退回這六個狀態。檢驗報告生成以后,如果確定無誤就可以進行提交操作,提交以后檢驗報告變成“等待審核”狀態。檢驗報告提交以后需要審核和審批,這時報告不能被修改。如果審核和批準通過,則檢驗報告改為“審批通過”狀態,否則是“審批退回”狀態,審批退回以后,檢驗報告可以被修改。檢驗報告審核和批準界面如圖7所示。
圖7 檢驗報告審核和批準界面
5 結語
本文設計并實現了條碼檢驗報告管理系統,該系統可以實現檢驗報告的自動生成、審批、審核、提交和查詢功能。經過測試表明,該系統符合我省最新地方標準的要求,可以滿足條碼檢驗的日常工作需要,可以實現對條碼檢驗工作的規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條碼檢驗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