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采用一種無需預先分離鐵錳,直接用EDTA容量法測定鋼包碳磚中的三氧化二鋁的含量。試樣經酸、堿溶解處理后,分取試液,將試液調至PH2時,加入過量的EDTA標準溶液,使鋁及其他離子和EDTA絡合,以PAN為指示劑,用硫酸銅標準溶液滴定,再加入氟化鈉置換出EDTA-Al絡合物中的EDTA,用硫酸銅標準溶液滴定置換出的EDTA。根據第二次消耗的硫酸銅標準溶液毫升數,計算三氧化二鋁的百分含量。測定范圍:10%~95%。
【關鍵詞】 容量法 測定 三氧化二鋁
目前,測定高含量三氧化二鋁的常用方法有滴定法和重量法,這些方法采用了沉淀分離鐵錳的步驟,重量法有氟化鈉-8-羥基喹啉重量法,該方法操作繁瑣,且氫氧化鋁完全沉淀,酸度要求嚴格。筆者采用鹽酸及無水碳酸鈉、硼酸混合熔劑分解試樣,在制得的試液中加入一定量的EDTA,用氫氧化鈉和鹽酸調節酸度至pH2,使EDTA及溶液中金屬離子絡合完全。采用EDTA容量法測定,測定結果準確可靠。
1 實驗部分
1.1主要試劑
1.1.1鹽酸(1+1)
1.1.2冰醋酸
1.1.3氫氧化鈉溶液(16%)
1.1.4醋酸-醋酸銨緩沖溶液(pH=4.5):稱取77g鉬酸銨溶于水中,加入59ml冰醋酸,用水稀釋至1000ml。
1.1.5氟化鈉溶液(4%)
1.1.6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標準溶液0.02mol/L:稱取7.4500g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用熱水溶解稀釋至1000毫升。
1.1.7酚酞指示劑:用無水乙醇配制(1%)
1.1.81-(2-吡啶偶氮)—2—萘酚(簡稱PAN)指示劑:用無水乙醇配制(0.1%)
1.1.9硫酸銅標準溶液0.01mol/L:稱取2.4968克(CuSO4·5H2O)用水溶解后稀釋至1000ml震蕩均勻后,渾濁可加2滴硫酸(1+1)。
標定:取40.00mlEDTA標準溶液,9滴PAN指示劑(0.1%)以待標定的硫酸銅標準溶液滴定至紅色或紫色為終點。
[C′][=CV/V′]
式中:C-EDTA標準溶液摩爾濃度,mol/L;[V]——取EDTA標準溶液的體積,ml;[C′]——硫酸銅標準溶液摩爾濃度,mol/L;[V′]——硫酸銅標準溶液所消耗的體積,ml。
1.1.10硼酸、無水碳酸鈉混合熔劑(1+2)
1.2實驗方法
準確稱取0.2000g試樣于瓷舟中,放入馬弗爐,在850℃條件下,揮發試樣中的游離碳。取出冷卻,將試樣置于300ml燒杯中,加入30ml鹽酸(1.1.1),低溫加熱至大部分試樣溶解,過濾后將殘渣置于鉑金堝中,烘干后放入馬弗爐中灰化,加入3g熔劑(1.1.10)攪拌均勻,表面再覆蓋1g熔劑(1.1.10),放人馬弗爐中,在1050℃條件下熔融40min。取出冷卻,轉入300ml中,加入鹽酸(1+1)40ml,浸取,洗凈鉑金堝,將兩次溶液合并,濃縮至鹽類出現,稀釋于200ml容量瓶中,作為待測母液。
準確移取50.00ml母液于500ml燒杯中,用水稀釋至150ml左右,加2-3滴酚酞指示劑(1.1.7),用氫氧化鈉(1.1.3)中和至紅色,再用鹽酸(1.1.1)中和至紅色剛好退去,準確加入2.0ml鹽酸(1.1.1),此時pH值在2左右。加入50~70mlEDTA溶液(1.1.6),再用氫氧化鈉溶液(1.1.3)慢慢中和至紅色,用鹽酸(1.1.1)中和至紅色剛好退去。加入20ml醋酸-醋酸銨緩沖溶液(1.1.4)加熱煮沸5min,取下,溶液溫度在89℃~90℃時,加9滴PAN(1.1.8)指示劑,立即用硫酸銅標準溶液(1.1.9)滴定至穩定紫色為終點(不計毫升數)。加入10ml氟化鈉(1.1.5)加熱煮沸2min,取下,溶液溫度仍在80℃~90℃時加入4滴PAN(1.1.8),立即用硫酸銅標準溶液(1.1.9)滴定至穩定紫色為終點,記下消耗毫升數。
2 結果與討論
2.1EDTA的加入量
試樣含鋁量60%以上加入EDTA溶液(1.1.6)50ml,其量足以使溶液中的鐵、鋁等離子完全絡合,并過量10ml左右。
2.2干擾離子的清除
在酸性溶液中能與EDTA形成穩定絡合物的金屬離子如Ti4+,Fe4+,Cr3+,Cu2+,Pb2+,Mn2+,Ni2+等均對鋁的測定有干擾。因此必須將它們分離,為了清除這些離子的干擾,所以采用氟化鈉置換法。
2.3采用間接滴定法
由于Al3+與EDTA的絡合反應緩慢,形成中等穩定的絡合物,因為鋁鹽水解形成多粒離子,因此采用各種指示劑直接滴定鋁,均不滿意,通常是間接滴定法。
2.4酸度的控制
加入EDTA后,酸度應很好控制,這是此方法關鍵,在pH1-2時,鋁和EDTA反應慢,由于鋁是兩性化合物只宜在pH4-6之間,因為堿性再強,逐漸形成ALO2-1而不與EDTA絡合故必須加入緩沖劑,以保持溶液的pH值恒定。
2.5加熱時間
加熱煮沸能使金屬的各種絡合物之間交換加速,不能消除指示劑的僵化作用,加熱時間太短,結果偏低,最好固定在5分鐘。
2.6滴定溫度
滴定溫度應保持在80℃~90℃,主要由于PAN及PAN的金屬絡合物均不溶于水,使它和金屬離子形成絡合物的速度緩慢,即在終點時指示劑的變色(黃到紫)不明顯,為此用加熱滴定的方法增強溶解度,從而加快反應速度以達到改進方法的目的,如不加熱,可加入丙酮(50%)或乙醇,使終點清晰,因有機試劑價格昂貴,故常加熱滴定。
2.7指示劑的選擇
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此指示劑為橙紅色針狀結晶,幾乎不溶于水,在有機試劑中呈橙黃色,PAN與很多金屬離子(Bi4+,Ca4+,Cu2+,Fe2+,Pb2+,Fe3+,Ni2+,Zn2+等)生成紫紅色絡合物,而指示劑本身在pH2-10范圍內都呈黃色與紫紅色的差別明顯,能用于判斷終點,此指示劑的特點足能在廣泛的pH范圍(pH2-10)使用。
2.8分析結果的計算(見表1)
表1 試樣中鋁的分析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