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庫是進出油品的中轉站,油庫油品計量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油庫本身和消費者的利益,因此油庫進出油品的計量準確是十分重要的。
1 總體要求
(1)計量器具必須是經檢定合格、完好無損的計量器具,并有計量器具檢定周期內有效的檢定證書。
(2)進庫油品按規定時間穩定后,方可進行計量。當油罐內油品輸轉之后,在液面波動停止之前或油品表面有泡沫時,不允許進行計量;必須等到液面平穩和泡沫消失后方可測量。
(3)輕質油品需要測量油水總高、水高、油溫、采樣測密度。
(4)測量部位:立式油罐、臥式油罐在計量口下尺槽或標記線處。
2 實際油高的測量
(1)測油高前先估測油面大約高度,將量油尺預期刻度段用潔凈、非化纖棉紗擦拭干凈。
(2)測量時,左手握住尺柄,右手拇指和食指輕輕固定下尺位置,在指定投尺口投尺;下尺時,尺鉈不應前后擺動,并在其重力下引尺帶下伸。尺鉈接觸油面時應緩慢,以免引起油面大的波動。估計尺鉈將近罐底時,應放慢速度。當尺鉈輕輕地觸及罐底之前,應有一個液面擾動的平息時間,用左手拇指壓緊尺架的尺帶,慢慢降低手腕高度,手感尺鉈觸及罐底或基準點后,迅速提尺讀數;對于測量粘性油品,應保持尺鉈與容器底板接觸3~5s,以使得量油尺周圍的油品表面達到正確的水平位置再提尺讀數,避免讀數偏低。
(3)讀數時,應先讀小數,后讀大數,尺帶不應平放或倒放,以免液面上升;
(4)油高應測量兩次,兩次測量值相差大于1mm時,應重新測量,直到兩次連續測量值相差不大于1mm為止。記錄測量值,取第一次測量值做為油高;
(5)對于測量揮發性油品,若讀數困難時,可以在量油尺的液面讀數附近涂上示油膏,
但一定不能使用粉筆或其他多孔性材料。
3 水高的測量
(1)測量前,將加在量油尺尺帶上的檢水尺刻線上均勻涂抹一層很薄的示水膏;
(2)投尺時,將檢水尺和量油尺尺帶靠近參照點,緊貼計量口壁降落到容器中,直到檢水尺輕輕地接觸罐底或基準點。量油尺的尺帶必須拉緊,以保證檢水尺垂直;
(3)檢水尺在這個位置上要維持足3—5s的時間,以便于水改變示水膏的顏色。提出檢水尺,觀察水高示值,并做好記錄。讀數時,檢水尺不應平放或倒置;
(4)一般情況下,水高只要求測量一次。如果第一次浸液檢水尺不能得到清晰的水層讀數時,必須除去已起過作用的示水膏,擦干檢水尺,待水面穩定后做第二次測量;
(5)如果要測量的水高超過300mm時,應使用量油尺尺鉈代替檢水尺,將示水膏涂沫到量油尺尺帶上,測量方法同檢水尺。
4 油溫的測量
(1)測量油品高度后,應立即進行溫度測量。溫度測量應距罐壁至少300mm,以避免受到外部冷熱影響。
(2)測溫位置
①油高3m以下,在油高中部測一點;②油高3m~5m,在油品上液面下lm、油品下液面上1m處共測兩點。取算術平均值作為油品的溫度;③油高5m以上,在油品上液面下lm,油品中部和油品下液面上lm處,共測三點。取算術平均值作為油品的溫度。如果其中有一點溫度與平均溫度相差大于l℃,則必須在上部和中部測量點之間加測一點及中部和下部測量點之間加測一點,最后以這五點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油品的溫度。
(3)測量數量:立、臥式油罐應逐罐測溫。
(4)測溫的方法
①將裝有溫度計的保溫盒放入油罐油層指定測溫位置,上下拉動幾次,達到規定浸沒時間后提出讀數;②讀取溫度示值時視線應與溫度計棒體垂直并與水銀柱頂端相切,保溫盒不得傾斜,以防油品溢出;③讀數時應先讀小數,后讀大數,讀至0.1℃;④為減少測量時間,儲油容器應放置固定溫度計和保溫盒。
5 密度的測量
(1)將溫度計插入試樣中,小心地攪拌試樣,溫度計保持全浸,同時將選好的清潔、干燥的石油密度計輕輕放在試樣中。
(2)當石油密度計靜止并離開量筒壁自由漂浮時,讀取試樣的彎月面下緣與密度計刻度相切的點即為密度數值。讀數時,視線要與試樣彎月面下緣成一水平面,讀至0.0001g/cm3,同時讀取溫度計數值,讀至0.1℃。以同樣的方法連續測定兩次,若第二次溫度與第一次溫度之差超過0.5℃則重新讀取溫度計和密度計數值,直至溫度變化穩定在0.5℃以內;兩次視密度值相差不大于0.0005g/cm3。
(3)測定密度時,測定溫度要盡量接近油罐中儲存油的實際溫度,應在實際溫度的±3℃范圍內測定。
6 數據處理
(1)凈油體積確定
根據油水總高及水高,查立式油罐容積表求出油水總體積及水體積;凈油體積=油水總體積-水體積。
(2)油品重量計算
[m][=Vt×Dt]
式中[m]—油品在空氣中的質量;[Vt]—任意計量溫度下油品體積(m3);[Dt]—任意計量溫度下油品計重密度(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