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有事沒事就會抖抖腿,能收能發,時作時歇,指揮如意……不論是在公交車、地鐵里還是電影院,只要有人顫抖,便會遭四周白眼。曾有報道稱,某妻子看不慣丈夫抖腿,就拿小棍打,沒幾天丈夫的腿就青紫一片,為了躲避“酷刑”丈夫不敢回家。
“在你聚精會神的靜坐著看電影的時候,會忽然覺得身下坐著的椅子顫動起來,動得很勻,不至于把你從座位里掀出去,動得很促,不至于把你顛搖入睡,顫動之快慢急徐,恰好令你覺得他討厭……下決心尋找震源,不久就可以發現,毛病大概是出在附近的一位先生的大腿上。他的足尖踏在前排椅撐上,繃足了勁,利用腿筋的彈性,很優游的在那里發抖。”
上段描述,出自梁實秋的《若無旁人》。生活里這種現象也是此起彼伏,不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公交車上,只要是一人顫抖,通常會殃及四周。
遭人嫌的抖腿
網上有人稱:世界最新研究表明,有些人因為嚴重的智力缺陷而導致大腦的部分功能不健全,以致于在坐下的時候腿部肌肉不受中樞神經控制而出現抖動的現象。醫學界將抖腿歸因于智障,請大家不要再鄙視他們了!
信息是否屬實我們不得而知,但由此可見人們對抖腿是深惡痛絕的。
抖一抖 緩解緊張焦慮
“愛抖人士”總結了抖腿經驗:累的時候抖一抖,可以提神醒腦;無聊的時候抖一抖,可以增加情趣;心情不好的時候抖一抖,可以釋放快樂;恐懼的時候抖一抖,可以輕松止尿。不過更多的人是在緊張的時候容易抖腿。
心理學家對人的身心關系做過調查,結果顯示,若是連續給予身體的某個部分以小小的刺激,就能通過中樞神經來刺激腦,使緊張的神經得到放松。
人們在坐著思考問題時,精神往往高度集中,所有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如果肢體再不放松,就很容易加重精神上的疲憊。抖腳是其中的一種方式。通過兩腿不斷地左右搖晃、上下抖動,就能在不斷改變坐姿、放松肢體的基礎上促進血液循環,從而舒緩緊張的心情。
在這個層面上,抖腿類似于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習慣動作,如果你留意周圍其他人,或許會發現,不抖腳的可能喜歡轉筆,不轉筆的可能喜歡摸頭發,不摸頭發的可能喜歡搓手……正是這些下意識的動作,讓精神得到了放松,舒緩了我們緊繃的神經。
有一種說法認為,現代人由于工作的關系,常常久坐,容易導致“氣血不暢”、“下肢酸軟”等狀況。而抖抖腿正好可以緩解這些狀況,是一種很好的運動。
久坐確實會導致腿麻,主要原因在于下肢長久地保持一個姿勢,容易影響到血液循環的順暢,也可能會壓迫到坐骨神經,二者均會對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抖腿可以讓下肢肌肉略微動一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腿麻的現象。
不過,避免久坐帶來的危害,最好的方法應該是站起來活動一下,這比抖腿要健康、有效得多。
抖腿綜合癥:這回是真的病了
醫學上有一種疾病叫做“不寧腿綜合癥”,它的癥狀主要就是不可抑制地抖腿,和我們日常的抖腿行為比較相像。
不寧腿綜合癥是一種神經性疾病,主要與多巴胺代謝異常和鐵缺乏等原因有關,并且有一定的遺傳因素。
判斷是否患了抖腿綜合癥,要看是不是符合以下四個特征,如果只是日常習慣性抖腿,您就別緊張啦。
1.患者腿部有不適的感覺,必須靠抖腿來緩解。
2.患者靜止不動時這種不適感覺就會加劇。
3.這種不適感覺在患者運動起來后就會好轉。
4.癥狀在夜晚比在白天更嚴重,會影響患者的睡眠。
抖腿該戒掉嗎?
抖腿在大多數情況下并非疾病,也沒有特別大的不良影響。但它會形成心理依賴,從焦慮就抖腿變成不抖腿就焦慮,反而加重心理負擔。所以,靠抖腿來緩解焦慮并不值得提倡。
更重要的是,在社會文化中,抖腿是一種很不雅的行為,會引起旁邊人的不滿。甚至有人會把異性抖腿當做性暗示,有鑒于此,建議大家還是努力將它戒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