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對遼寧省肥料登記管理工作現狀調研,總結分析了肥料登記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 肥料 登記 管理
肥料登記管理是肥料產品進入市場銷售之前,農業部門對肥料生產者申請登記產品質量、執行標準、標簽樣式和肥料田間效果的一種行政許可行為。多年來,遼寧省在肥料登記管理行政許可工作中,嚴格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能和農業部肥料登記管理要求,加強風險防控,規范權力運行,完善監督機制,提升管理水平,嚴把肥料質量關,為全省肥料質量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作出了一定貢獻。本文通過對遼寧省肥料登記管理工作現狀調研,總結分析了肥料登記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
1 肥料登記管理工作現狀
1.1肥料登記管理工作機構情況
1989年,我國開始實施肥料登記制度。2000年,農業部頒布了《肥料登記辦法》,肥料登記管理工作逐步開始規范和正規。2001年,省農業部門將肥料登記管理職能委托省級土壤肥料部門,負責全省肥料登記管理工作,并明確其為肥料登記管理工作的執法主體、地位和權限。2004年,省級土壤肥料部門又設立了專門科室具體負責肥料登記受理、審核等日常工作。
1.2肥料登記管理依據情況
目前,肥料登記管理管理依據是《肥料登記管理辦法》。該辦法是2000年6月12日經農業部常務會議通過實施,屬于部門規章。2001年,農業部制定了《肥料登記資料要求》,規范由農業部批準登記的肥料產品。我省根據上述辦法和要求,相應的制定了《遼寧省肥料登記管理實施辦法》和《肥料登記資料要求》,具體規范了肥料登記范圍、程序、審批、管理等具體內容。特別是在2004年7月《行政許可法》實施以后,我省又按照《行政許可法》和農業部相關規定要求,及時完善了肥料登記管理具體辦法。先后制定了《遼寧省肥料登記評審委員會章程》和《遼寧省肥料登記審批程序》,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我省肥料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加強有機肥料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
1.3肥料登記管理運行情況
多年來,我省始終重視肥料登記管理工作,特別重視肥料登記管理工作中權力運行。目前,我省肥料登記管理工作程序實行三級審核、一級審查和一級審批的五級管理程序。三級審核中第一級是由受理人對企業提交的申請資料齊全性進行審核,出具審核意見;第二級審核是由業務部門主管對申請資料進行審核,需要企業考核的,組織相關人員對申請企業考核;第三級審核是由業務部門分管領導對申請資料、企業生產條件、田間試驗報告、檢測報告進行全面審核;一級審查是由單位領導對申請登記的全部資料進行審查;一級審批是由省級農業部門分管領導審批。每一級審核明確審查內容、審批時限、審批權限、責任人和監督電話。一級對一級負責,一級對一級監督。每一級如出現不合格資料都需要退回上一級重新補充或完善。同時,設立遼寧省肥料登記評審委員會,負責對可能存在安全性、有效性和適用性風險的申請登記產品進行評審。
1.4肥料登記管理工作監督機制情況
在肥料登記管理工作中,為防止權力集中及違規行為出現。我省采取了行政審批公開,規范審批程序,強化風險防控,完善監督機制等措施。在行政審批公開方面,公開肥料登記依據、條件、要求、過程和結果,充分告知肥料登記項目的有關信息。在規范審批程序方面,按照《行政許可法》要求,規范肥料登記中各項審批事宜的程序,規定審批時限,以此提高辦事效率。在強化風險防控方面,按照行政審批廉政風險點防控要求,制定了《肥料登記審批廉政風險點防范流程圖》,確定了肥料登記審批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風險點以及防范措施。在完善監督機制方面,專門設立了肥料登記受理服務大廳,公布肥料登記申請流程,建立肥料登記管理查詢,公布肥料登記管理監督電話。同時,在民心網設立肥料登記管理監督頁面,在服務大廳安裝監控錄像對肥料登記管理工作運行進行監督。
2 存在問題
2.1法律支撐相對弱化,部分規定與當前管理不適應
法律法規是開展行政許可的重要支撐和保障。目前,肥料登記管理的依據是《肥料登記管理辦法》。雖然《肥料登記管理辦法》在某種程度上為肥料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據,但其屬于部門規章,法律效力不強,僅限于對肥料登記管理。特別是《肥料登記管理辦法》中部分規定與當前肥料登記管理不適應,如按照《行政許可法》“誰發證、誰監管”原則,《肥料登記管理辦法》中未能授權處罰機關實施“吊銷肥料登記證”的處罰,管理手段缺失。
2.2行政執法人員綜合素質相對弱化
肥料登記管理是政策性和專業性強的行政許可行為。肥料登記管理人員不僅需要全面掌握《肥料登記管理辦法》和肥料專業知識,而且還需要掌握《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等十多部法律法規。目前,部分肥料登記管理人員,特別是基層執法人員在這方面的學習還是不夠系統,尚未全面掌握有關法律法律,難免會造成肥料登記管理的不規范不正規。
2.3權力監督力度相對弱化
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會被濫用,必然會滋生腐敗。雖然肥料登記管理在權力監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僅僅還是局限于監督的制度上,在具體的實施上還是相對弱化,對沒有完全按照監督的具體措施進行有效監督。往往把權力制約重點放在“差錯糾偏”和“事后懲戒”上面,偏重于權力行為結束之后的檢查,而忽略了權力行為發生前的預防和權力行為進程中的控制。
3 建議措施
3.1加快肥料立法工作
按照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肥料管理特點,積極推進肥料立法進程,加快肥料立法工作。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從根本上解決法律效力不強等問題。立足農業部門工作職責,發揮技術優勢,重點對肥料安全生產、合理使用環節進行管理監督。將產品安全性、配方合理性、產品使用科學性作為“肥料登記”的重點內容進行審查。
3.2加強執法隊伍培訓
根據肥料登記管理政策性和技術性的特點,要全面實施肥料登記管理人才培養。通過培訓和考察學習等不同方式,對肥料登記管理人員進行系統性的培訓。特別是加強勤政、廉政、秉公執法的教育。培養出技術強、業務精、善管理的肥料登記管理隊伍。建立以省為中心,市為紐帶,縣為骨干的多層次、全方位的肥料監督管理體系。
3.3加大權力監督力度
肥料登記管理要按照《遼寧省行政執法監督規定》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結合肥料登記管理工作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監督機制。僅有事后的補救和懲戒功能是不夠的,必須由單純的事后監督轉變為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在內的全過程監控。同時,為了確保權力在預定的軌道上運行,必須擴大監督制約的對象、內容,即由對單一內容和一般性問題的監督,轉變為對所有內容和實質性問題的監督。既要注重對“事”的監督,又注重對“人”的監督。重點在監督的“深度”上下工夫,不能停留在表層上,從對一般性問題的監督轉變為實質性問題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