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部審核
這個術語首先由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標準提出并為大家廣泛熟知。后來作為組織的一項基本活動而延伸至各個領域。如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等等。內審也稱第一方審核,也就是組織自身人員對組織自身的審核,審核有一定的針對性、時間性和連續性。審核前應成立審核小組,制定審核計劃,完成審核之后要提交審核報告。
2 內部審核的原因
組織進行內部審核的原因主要有:
●質量、環境及職業健康安全國際化管理體系標準的要求;
●組織管理者自身的一種管理手段;
●組織履行國家相關法規和其他要求的一種方式;
●組織對一體化管理體系運行不斷改進的一種途徑;
●組織進行內部審核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在外部審核之前發現問題并予以糾正。
3 內部審核的依據
組織的內部審核依據主要有組織的一體化管理體系文件、管理體系標準及適用于本組織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等。內部審核組織應按策劃的時間間隔進行內部審核。應規定審核的準則、范圍、頻次和方法。審核員的選擇和審核的實施應確保審核過程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審核員不應審核自己的工作。
4 程序
4.1審核計劃的編制
(1)每年1月份,質量負責人應編制管理體系內部審核計劃,報負責人批準。
(2)管理體系內部審核計劃的內容為:
●審核的目的、范圍和依據;
●所審核的要素;
●受審核部門及審核時間。
(3)各個要素和各個部門的審核頻次應取決于所涉及對象的現狀和重要性及其影響和以往審核的結果。
(4)若遇特殊情況需要修改審核計劃時,應按照《文件控制程序》進行,修改后的審核計劃仍需得到負責人的批準。
(5)審核每年12月份進行一次,并要求覆蓋管理體系的所有要求和部門。每次審核可根據需要審核管理體系所覆蓋的全部要素和部門,也可以專門針對某幾項要素或部門進行重點審核。
4.2審核前的準備
(1)質量負責人根據被審核部門和要素委派內部審核員,被委派的內審員應與被審核部門沒有直接責任關系,確定審核組組長,并制定內審實施計劃。
(2)受委派的內審員應在實施審核前研究有關的體系文件,如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等,決定是否需要取得其他文件,并編制內審檢查表。
(3)審核組長通知有關部門和人員,明確審核時間要求,做好協調工作。
4.3審核的實施
(1)首次會議:相關科室人員參加。
●審核組長向受審核部門簡要的說明本次審核的目的和范圍,對審核的有關問題予以說明;
●征求被審核部門對本次審核的意見和建議;
●確定此次審核的配合人員,所有參加會議人員予以簽到。
(2)文件和資料的審查
●審核人員檢查與受審核部門有關的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是否符合有關檢定規程、技術規范管理手冊的要求,是不是現行有效的受控版本,并檢查其實施情況。
●審核人員檢查受審核部門的記錄等原始資料是否齊全并符合要求。
(3)現場的審查
●審核人員根據內審檢查表對受審核部門進行現場檢查,審核人員通過交談、調閱文件、現場查驗等方法收集客觀證據,并記錄。
●當現場檢查發現問題時,審核人員應進一步調查清楚,對所存在的問題的客觀性進行研究,力求公正,依據客觀證據,不得加入個人的主觀分析、推測等因素。
(4)不符合項的確認
●審核組應綜合分析、評審檢查結果,按照所依據的有關檢定規程、技術規范、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等相應條款的要求確認不符合項。
●內審員就不符合事實、類型、結論等內容填寫不符合報告,并當場讓受審核部門負責人簽字確認。
(5)末次會議:相關科室人員參加。
●審核組長對此次審核情況作一次口頭報告。
●對不符合項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對受審核部門的支持與配合表式感謝。
(6)糾正措施
●責任部門分析不符合原因,提出并實施糾正措施。
●內審員行負責對實施糾正措施的效果進行監督和跟蹤驗證。
4.4審核報告
(1)現場審核結束一周內,由審核組長根據審核結果,對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編制內部管理體系審核報告,提交質量負責人審批。
(2)內部審核報告應有如下的內容:
●審核的目的、范圍、方法和審核的依據;
●審核組成員和受審核方部門及負責人姓名;
●審核日期和審核計劃具體實施情況;
●不符合項目的數量、分布情況、嚴重程度;
●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管理體系有效性、符合性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