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思國計,細量民生”,中國計量學院的這句校訓告訴我們,計量之于民生的重要性。計量作為國家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技術基礎,在百姓生活中舉足輕重。在今天,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提升計量在惠及百姓生活,保障人民根本利益、構建和諧社會服務中的水平和能力,每一個計量人更應孜孜以求,下大力氣把做好民生計量工作作為奮斗目標。
1 正確認識民生計量
“民生”,即民之生存、民之生活、民之生命。“民生計量”就是利用國家計量資源,通過規范市場經濟秩序,而實現準確、誠信計量,最終達到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的目的。“民生計量”是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人身或財產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與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醫密切相關。
民生計量,惠及民眾,這是一種民生政治觀,更是一種計量服務觀。首先,民生計量關系到社會公平和正義。計量在其產生之日起就與社會公平、公正密切相關;其次,民生計量凸顯的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和行為。民生問題解決得如何,與政府在一定時期的公共服務提供能力有關,也與政府自身的行為有關。認真做好民生計量工作,可以保證公平公正的市場經濟秩序,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1)加強計量宣傳,普及計量常識。可以通過設立展板、發放宣傳材料、提供現場咨詢服務等方式集中宣傳與百姓生活密切關注的民用三表、眼鏡、血壓計等計量器具有關常識,多方詳細介紹計量在保障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健康安全及生產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對計量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2)開展多項免費檢測公益活動。例如,鞍山市質監局與信譽較好的眼鏡制配店,到大屯中學現場為500多名學生進行免費驗光配鏡和眼鏡調試、修理,對有問題的眼鏡進行現場調整焦距,并為貧困學生免費配制眼鏡。同時,為廣大師生講解預防近視和配戴眼鏡的有關常識、耐心解答了師生配、戴眼鏡過程中的疑問,切實提高廣大師生的計量安全意識,保障學生們的身體健康安全。進一步發揮計量在保障人身健康安全,特別是視力安全方面的作用,以實際行動讓計量工作深入人心、貼近百姓,進一步提高計量工作的社會影響力。
(3)開展“實驗室開放日”活動。如鞍山市質監局曾邀請部分市民代表和新聞媒體記者共同走進計量器具檢測實驗室。通過現場講解、演示及操作等方式,進一步展現質監技術機構實驗室的現狀和檢測能力,增進社會各界對計量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使百姓充分認識到計量檢測工作在保障公平交易、保護群眾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了計量的知名度。
2 增強社會責任感
民生計量與廣大人民群眾密切相關。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涉及貿易量、服務量的計量和結算。日常生活中用的電度表、水表、煤氣表和電話計時計費器等是否合格,都會對人民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食品安全是人們越來越關注的焦點,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往往要加入一些添加劑,如色素、防腐劑、調味劑等,這些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檢驗和計量,否則會導致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的不良后果;在醫療衛生方面,對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都離不開計量測試。如測量體溫、血壓,做心電圖、腦電圖、X射線機、B超機等醫用計量器具以及各種化驗等,都要進行嚴格的計量測試,測量和化驗的數據不準,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因此,保證醫用計量器具的準確可靠是計量部門的重要職責和使命。構建和諧社會給我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促進社會和諧也使得我們的任務越來越重。因此,我們要正確認識民生計量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真履行我們的職能,提高計量工作的有效性,增強做好民生計量工作的社會責任感。
3 解決好民生計量問題
(1)民生計量工作應得到政府的重視與支持。做好民生計量工作是改善民生,體現執政為民,促進社會和諧的需要。做好民生計量工作,政府起著關鍵性和決定性的作用。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努力推動把民生計量工作列入地方政府的議事日程,積極爭取以政府名義出臺文件,把民生計量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將政府領導下的民生計量工作機制常態化、制度化。
(2)強化民生計量監督和管理工作。加強對涉及民生的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基礎管理。依法對強檢計量器具登記造冊、備案,并做好強制檢定工作,提高民生計量工作的基礎管理水平。摸清集貿市場、醫療衛生部門、眼鏡店等單位強檢計量器具的底數,建立健全強檢計量器具檔案,實行信息化動態管理,確保在用強檢計量器具的登記率、備案率和受檢率達到百分之百。加強對計量器具制造、維修、使用、檢定各環節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計量違法行為,不斷提高民生計量工作監管的有效性,維護公平交易,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
(3)推進民生計量誠信體系建設。重點在集貿市場、醫療衛生單位、眼鏡店等重要領域,倡導誠實守信、合法經營,扎實開展誠信計量工作,建立起以經營者自我承諾為基本框架的誠信計量體系,營造誠實守信、公平公正的良好市場氛圍,形成“以經營者自我承諾為主,政府部門推動為輔,社會各界參與監督”的誠信計量運行機制。
(4)強化宣傳教育,提高法律意識。積極發揮好輿論導向和監督作用,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借助“5[#8901;]20世界計量日”宣傳平臺,向全社會廣泛宣傳民生計量的相關法律法規,做到“廣播有聲、電視有影、報刊有字”,普及民生計量基礎知識,提高公眾對民生計量的關注程度和自我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要加強對集貿市場、醫療衛生單位、眼鏡店及加油站等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計量法律法規知識的教育,提高其職業道德和遵紀守法意識,規范其從業行為,為人民群眾創造放心計量和放心消費的社會氛圍。
(5)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民生計量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各行各業,單靠質監部門一家抓民生計量很難取得成效。因此,質監部門要努力取得工商、商務、物價、衛生、當地商會、行業協會等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多部門聯動的良好氛圍。建立和完善部門間民生計量溝通、協調長效機制,形成齊抓共管工作合力,構建各部門間相互聯動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