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電視作為一門視聽藝術,它融合了戲劇、文學、音樂、繪畫、攝影等藝術特點,創造出特有的時空結構,藝術地再現和反映了生活,高強度地刺激觀眾的感官世界,在知識爆炸和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這給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
借助影視激發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教材選編的作品,雖然語言精致細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但是他們只能存在在讀者的思維空間里,無法達到電影電視那樣的感官刺激和藝術效果。因此,語文教學必須將文本語言和影視藝術進行整合,這對引導學生把握人物性格、重塑人物形象、培養閱讀興趣都大有裨益。《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因此,如何借助電影電視藝術形式來推進語文課堂教學向更高層面發展,以達到提升學生閱讀水平、鍛造學生思維品質、培養學生美學意識的教育目標,便成了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廣泛關注和著力踐行的一個嶄新課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源泉。教師可以運用影視作品,突破時空束縛,重塑直觀形象的畫面,模擬逼真的聲音,激發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求新知識,形成新觀念。影視資源可以“觀古今于一瞬,撫四海于須臾”,可以及時增強感官刺激頻率和效度,加大課堂密度和容量,調動學生閱讀興趣,更好地促進閱讀效益的整體提高。
借助影視創設閱讀情境
影視作品天生具備開放、直觀、趣味、形象等特點。它與語文學科的聯姻整合,能克服語文學科自身的不足,將學生無法理解的文字內容、抽象圖形、未知世界,轉換成逼真生動的視覺畫面,高強度刺激學生的感官,營造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既可以讓教師調整教學方法,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益,又能夠引導學生真實地感知世界,培養賞聽說練等基本能力,使語文課堂教學形式豐富、氣氛活躍、主體鮮明、效果顯著。比如,選擇影片《延安保衛戰》片段,讓學生了解延安窯洞和紡線等情景,為學生建立知識儲備,幫助學習課文《延安》;再如播放電影《牧馬人》片段。讓學生欣賞綠草如茵、牛羊成群,放牧吶喊、拉琴唱歌等草原生活畫面,創設草原生活氛圍。學生帶著畫面走進文本,進行閱讀賞析,將視覺和文字有機結合,更好地解讀《草原》文本。
借助影視延伸形象塑造
電影電視藝術與文本語言藝術結合必須堅持一個原則:文本是基礎、解讀是關鍵,影視是遷移和深化;不能本末倒置和嘩眾取寵,切不可過分強調電影電視的趣味性,卻放松甚而淡化對文本語言的理解感悟。這是電視電影與語文教學整合的立足點和關鍵點。教學中,教者先引導學生很好地解讀文本,在頭腦中形成事物的雛形影像,再去欣賞電影電視,進行延伸閱讀,從而強化對文本的的體驗感悟,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情感。
課堂教學中經常遇到哲理深奧或者遠離學生生活實際的語句和片段。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解讀文本語言,正確把握語言的個性化、口語化、地方化等特點,適時借助電影電視手段來啟迪學生思維,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多維的時空、動感的畫面、鮮明的人物等形象模型,從而加強對文本的閱讀理解感悟,突破教學重難點,提升語文閱讀的實效。教學小說《船長》時,學生對敘述語言不難理解,但理解語言的內涵卻是本課教學的一大難點。教師可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觀看經典大片《泰坦尼克號》,反復欣賞沉船時混亂的畫面,并要求學生將電影片段和文本元素結合起來進行討論交流。通過欣賞與分析,可以輕易地理解文本人物簡短干練、精妙有力的語言特點,同時直觀感悟到哈爾威船長鎮定自若、處亂不驚、忠于職守、以身殉職的驚人表現,在心底里產生情感共鳴,為哈爾威船長偉大形象所折服。
借助影視感悟文本內涵
教學中可以發現,有些文本涉及到政治和歷史元素。那些特定背景下的時代精神,對于生在新時期幸福溫床里的孩子來說,基本是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有時候是盲人摸象,失之偏頗。教師借助影視資源加強學生對政治、軍事和歷史題材作品的理解,既能讓教學豐富多彩,又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特定時期涌現的英雄人物和時代精神,使作者和編者的意圖有機融合并得到具體落實。如在教學《七律·長征》時,學生品味詩句“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意蘊比較困難,教師及時播放紅軍長征的影視畫面,學生能從中感受到紅軍長征的艱辛,老師適時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正確掌握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文學作品在改編成電影電視時,二度創作表現出的形象和原作是有一定距離的,有時候是大相徑庭,相去甚遠。這就需要教師借助影視資源進行比照鑒賞、撥亂反正、返璞歸真。如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一文時,教者先布置學生網絡查詢古典白話文的語言特點,再播放電視劇《水滸傳》片段,引導學生觀賞比武場面,體會原文語言細致入微的傳神之處,感悟中國古代小說靠情節取勝、以語言傳世的美學價值,提升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語文教師要致力于電影電視藝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的聯姻,更好地激發學生思維活力,更好地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從而真正做到讓學生的語文思維隨美起舞、與心飛揚……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茭陵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