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一件神奇的事
馮偉
如何讓孩子養成積極思考問題的習慣呢?思考習慣的養成,對于孩子成長過程中思維方式的形成以及知識的積累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然而,思考習慣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需要平時的訓練和不斷培養的。專家經過研究發現:大部分聰明的孩子,會因為能夠迅速回答出問題而變得不善于思考或是懶于思考;相反,那些反應比較慢的孩子卻常常在思索。老外很注重孩子思考意識的培養。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善于思考的人。這種思考能力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那么他們會運用怎樣的方法來培養孩子的思考意識呢?
第一,全家成員一起參與討論。老外認為孩子的思考是需要大人引導的,比如,全家成員一起參與討論,就能夠讓孩子養成思考的習慣。“我認為孩子的年齡不論大小,都應該給孩子發言的機會,讓他們說出自己的主意。”迪克蘭說道,“我們家經常會全家人圍聚共進晚餐,同時談論一天中發生的所有的事情,這就是一個指導孩子思考最好的機會。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我的女兒也學會了思考,無論什么事情她都會在認真思考之后作出自己的回答。”
第二,老外善于創造家庭思考環境。有位美國媽媽通過朗讀簡單的故事來引導她6歲的孩子進行思考。她會在給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隨時發問,讓孩子進行思考和想象。這種方法對培養孩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也是不錯的。老外善于提出問題,通過提問的環節,讓孩子的大腦轉動起來。
第三,老外的笑話也能引發孩子的思考。幽默風趣的笑話是孩子都喜歡聽到的,老外們能在笑聲中使孩子們懂得對事物的評判標準。這些笑話多半都是能夠引起孩子聯想的,讓孩子的思維能夠變得更加活躍。
第四,老外善于提出違背常規的問題。他們不會將事情固化,也不會讓孩子認為一件事情的解決方式只有一種。他們能通過提出違背常規的問題來激發孩子的想象力。比如有的人會問孩子:“親愛的,要是所有汽車全部變成紅色,會有些什么正面效果和反面效果?”這些問題看似毫無意義,其實對于孩子擴展思維是很有幫助的,中國父母不妨嘗試一下。
第五,老外懂得堅持不懈的道理。
“孩子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學會邏輯思維,就懂得遇事思考。”迪克蘭說道,“這就像學騎自行車一樣,前幾次剛剛學會一點兒,可是中間有幾天沒學,可能之前學會的就會忘記。”孩子思考習慣的培養也是需要堅持不懈的。父母們要多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
第六,老外會引導孩子盡可能地聽取不同意見。“我發現我的女兒常常只顧表達自己的想法,根本沒有耐心等待別人把話說完。”迪克蘭說道,“由于她聽不進大人的意見,就很容易忽略那些能開闊視野的見解。因而我會經常引導她聽取別人的意見。例如,在女兒說鄰居家的小伙伴是很笨的時候,我就會讓女兒去問問其他孩子對那個孩子的評價。”這樣,做能夠讓孩子看到自己沒有了解到的方面,讓孩子的思維變得更加全面。此外,老外在生活中還會從新聞、廣播等各個方面來擴展孩子的思維。
老外很注重孩子思考習慣的培養,這不僅關乎孩子的成長,對孩子以后的人生也是有很大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