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概況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全國學聯主辦的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中一項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和群眾性的競賽活動,創辦于1989年,每兩年舉辦一屆。競賽旨在引導和激勵高校學生實事求是、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在此基礎上促進高校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發現和培養一批在學術科技上有作為、有潛力的優秀人才。
該競賽堅持“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迎接挑戰”的宗旨,自創辦以來,已分別在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連續舉辦了13屆。已形成校級、省級、全國的三級賽事,參賽同學首先參加校內及省內的作品選拔賽,優秀作品報送全國組委會參賽。
競賽章程規定,凡在舉辦競賽終審決賽的當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類高等院校在校中國籍??粕?、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職研究生)都可申報作品參賽。申報參賽的作品分為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大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作者限本專科生。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限定在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六個學科內??萍及l明制作類分為a、b兩類: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b類指投入較少,且為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制作等。
競賽以學校為單位計算參賽得分,團體總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最高榮譽“挑戰杯”為流動杯,授予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學校;設“優勝杯”若干,分別授予團體總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學校。累計三次捧得“挑戰杯”的學校,可永久保存復制“挑戰杯”一座。
大賽影響
2013年10月13日至17日,第十三屆“挑戰杯”交通銀行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在蘇州大學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并列以總分480分獲得本屆“挑戰杯”。決賽期間,內地及港澳地區450余所高校的4000余名師生代表參賽參展。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界、科技界、企業界、新聞媒體代表和當地中小學生觀摩了作品展。近百家企業與所關注的參賽作品作者進行了投資意向洽談,有的還現場簽訂了投資合作協議書。
“挑戰杯”競賽共有兩個并列項目:一個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另一個則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這兩個項目交叉輪流開展,每個項目每兩年舉辦一屆,目前共有2000多個學校加入?!疤魬鸨毕盗懈傎悾恳粚贸修k都有獨特的會徽、口號、吉祥物、展板、創新故事等線上和線下特色品牌活動,使得“挑戰杯”與時俱進,不僅具有權威性更具備時尚、高端、大氣的特性,更深入的走入了學生內心。
歷經20多年的發展,競賽規模持續擴大,作品類別日益豐富,涵蓋了自然科學基礎研究、科技發明創造、哲學社會科學調查研究等多個領域,每屆參賽高校已達千余所。由于“挑戰杯”競賽活動在較高層次上展示了我國各高校的育人成果和推動了高校與社會間的交流,已成為學校學生課余科技文化活動中的一項主導性活動,成為高校與社會交流與合作的重要窗口。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科技創新作品受到學術界、投資方的垂青,實現了孵化與升級,創新成果與資本市場的結合向著更深的層次推進。目前,“挑戰杯”系列競賽是國內大學生最關注、最熱門的全國性競賽,也是全國最具代表性、權威性、示范性、導向性的大學生競賽,被譽為中國大學生學生科技創新創業的“奧林匹克”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