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美國的中餐館比比皆是,可知道,想要吃到真正家鄉味的中餐,還是需要“內行人”指路的。剛到美國不久,我們幾個同學結伴到“村”里的中餐館(見慣了國內高人口密度城鎮的同學們總愛戲稱人煙稀少的北美小鎮為“村兒”),犒勞思鄉情切的胃??墒?,一頓飯下來,無論國內少見的“左宗雞”、“芝麻雞”,還是看起來很親切的“宮保雞”,竟然都是酸甜黏膩,怎一個齁字了得。
回去之后,自然少不了跟學長學姐們一通抱怨“不正宗的美式中餐”,誰知,反而引得前輩們一通詫異:“怎么,你們沒有要中文菜單?”
“什么是中文菜單?”我們也愣住了。
這才知道,原來很多中餐館的老板為了適應美國本地居民的口味,都對店里賣的菜品進行了改良,“入鄉隨俗”地變成了酸甜口味。不過,很多餐館也同時準備了中文菜單,專門服務我們這種中國胃。
再一次到店的時候,我們問老板要了中文菜單,果不其然,看著熟悉的“水煮肉片”、“麻婆豆腐”,一桌人幾乎感動得熱淚盈眶。
所以,如果下次遇到從沒到過中國的美國朋友跟你說“我愛中國菜”,你可以一定要注意了,也許他愛的只是酸酸甜甜的“左宗雞”,卻會被正宗的川菜館子嚇得落荒而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