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國旅行團來到越南,一番自我介紹之后,導游說,越南和你們所有人來自的國家都打過仗。和中國打了一千多年,和法國打了一百年,二戰時和日本打了幾年,法國人走了又和英國人打,到后來又和美國人狠狠打了一架。對了,你們澳大利亞當時幫了美國。原來是醬紫。
一路上,旅行團見到到處是中文的刻字和牌匾,要不然就是孔子、關公像,一路向南想尋找點“法式風情”,結果發現胡志明市的法式別墅居然也是按照中國風水建造的。先不說歷史和民間習俗,就是近代,越南也曾有五位政治局委員、22位部級領導在中國上過學。原來是醬紫。
“越南版還珠格格”在中國視頻網站上被點播上百萬次,大家紛紛評論“又雷又山寨”。而實際上,這只是越南網友的惡搞,越南影視產業根本沒錢也沒技術拍出這樣的“歷史大片”。原來是醬紫。
到越南開工廠的外國商人納悶,越南工人動作遲緩,看似一直干個不停卻沒有多少產出,一到工作時就把“慢慢來”當口頭禪,但開起摩托車快得像一陣風。熟悉越南商業環境的人解釋說,熱帶地區的稻子一年三熟,生活壓力不大,自然懶散,再加上戰爭陰影養成的及時行樂性格,越南年輕人才不會像供房養車的中國人那么拼命工作。原來是醬紫。
正是因為對這個東南亞地區唯一的漢文化輻射國家有太多的不了解,我們才將越南人的“三觀”一一剖析給你看,希望能讓你說一聲:“越南,原來是醬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