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韓國一艘名為“歲月”號的輪船突然沉沒,近300人失蹤,代理船長李俊松首先棄船登上救生艇,并讓乘客留在原地。事故一出,國際輿論嘩然。
這次事故,現在看起來依然非常離奇突然傾斜、進水,迅速沉沒。
“歲月”號是一艘從日本購進、改裝的二手船,之前已經在海上運行了將近十年。雖然身份是客輪,但是它實際上是一艘滾裝船一種可以讓車輛直接開進船艙,免去裝卸、起重設備的運輸船。這種船的好處是裝得快、裝得多,但壞處也很明顯,就是重心高,為了多裝貨物,滾裝船的甲板往往有2~6層;為了讓汽車在船艙里通行無阻,船艙沒有隔艙,支柱也偏少,所以結構強度和抗沉性都非常單薄。也就是說,只要船身稍微出現破漏,整個船艙都會進水。
已經有專家分析“歲月”號沉沒的原因,說客輪在航行途中以較快的速度改變航向,導致船載貨物移位而發生傾斜沉沒。但是,無論原因如何,在沉船事故中,船長棄船逃跑,很容易收到一邊倒的批評。雖然沒有人要求“船沉人亡”,但是對船長而言,“船在人在”是一種榮譽和職責。
1852年2月,英國的“伯根黑德”號在南非海岸觸礁,船長薩爾蒙德命令把婦女兒童送上救生船,自己和船員、士兵則守在船上,直到遇難。后來,英國皇家海軍褒獎了船長英勇的紳士行為,從此,船長最后離開,成為海上航行的傳統。
在電影《泰坦尼克號》中,船長愛德華·約翰·史密斯拒絕離開沉船逃生,與船同沉,這幾乎成了船長的精神圖騰。
而各國的航海法規中,都對船長在事故中的職責做了規定。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國,船長棄船有可能被認定為觸犯刑法。
2012年,意大利一艘郵輪觸礁擱淺,船長棄船逃跑。事故造成17人死亡、17人失蹤,而船長棄船時,船上依然有300多名乘客。調查這一事故的檢察官認為,船長因多項過失殺人罪應被判入獄15年;引發沉船災難入獄十年;棄船將乘客留在船上,每名乘客都為他帶來八年監禁;每一名乘客死亡判決船長入獄八年……因此這位船長面臨的是總共2697年的監禁。
中國的《海商法》則規定:在船舶的沉沒、毀滅不可避免的情況下,船長可以作出棄船決定前提是,船長必須采取一切措施,首先組織旅客安全離船,然后安排船員離船,船長應當最后離船。

并且,在這樣的緊要關頭,船長還有保護國旗的責任。中國的《船舶升掛國旗管理辦法》中規定,船舶遇難必須棄船時,船長或船舶其他負責人應指定專人降下中國國旗,并攜帶離船,送交船舶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