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楚方訪談”,這是新型互聯網公司系列訪談的第三篇,受訪者是知乎創始人、CEO周源。
知乎是一個網絡問答社區,由周源和他的伙伴們在 2010年12月創辦,創辦三個月后獲得了創新工場的天使投資,一年后獲得啟明領投的近千萬美元。
十年前,周源是上海一家公司的程序員。程序員的工作就是編代碼、編代碼,不停地編代碼,因為工作足夠無趣和辛苦,又有了另外兩個名字:程序猿和碼農。
但這都是過去時了?,F在,挖到足夠多優秀的程序員或者網絡工程師,已經成為CEO們的KPI(關鍵績效指標)。程序員里的佼佼者可能本身就成了CEO,動輒鼓搗出讓千萬人受益的產品。

周源就是這樣一個人。和許多“同類”一樣,他是喬布斯的崇拜者,在只有27歲的時候曾跑到喬布斯發布Macbook Air的現場,像成千上萬的果粉一樣狂熱。
喬布斯之于他,類似金秀賢和他的中國粉絲。
不得不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你把王石當榜樣,會想著怎么做最好的樓盤;你把柳傳志當榜樣,會想著怎么更好地在商言商;你把雷鋒當榜樣,會想著怎么把老太太扶過馬路……
還好,周源把喬布斯當榜樣,他和他的創業伙伴們認為,“一個人頭腦中從未分享過的知識、經驗、見解和判斷力,總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東西”,“知乎”的意思是“你知道嗎”。之前,我了解知乎多一些,不太了解周源。我知道知乎在中國確立了一種標準,即重新定義了人和信息的關系,并將二者鏈接起來。這個標準的細節“你知道嗎”?看訪談吧。
不得不說,周源不是一個“健談”的人。比如,我們討論價值觀的時候,就很難深入下去。還好,他的助手懂得媒體語言,在中間做了非常好的“翻譯”工作。我相信,那段討論應該觸動了周源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想做一家偉大公司,怎么可能沒有一個清晰、可供描述的價值觀?
這些價值觀的內涵可能是:讓渴望知識的人得到滿足,讓幫助別人的人收獲尊嚴,讓辯論者更加知書達理,讓被喧囂的社交媒體搞得悲觀厭世的人有了精神家園。
我笑著說,就概括為“讓天下沒有難獲得的知識吧”,周源說:“那是馬云的風格”。周源的風格是什么?訪談給我的感覺是“誠實”,他很坦率地說,他不想賺錢的事,因為不知道怎么賺錢。
臨別時,他提到了豌豆莢—和知乎一樣,那也是創新工場培育出的項目—“他們的企業文化做得不錯,但沒什么,我們完全可以比他們做得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