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唯之前,最出名的知性女神是俞飛鴻。確切地說,那個時候女神的稱謂還沒有多到需要前面加上各種限定詞,例如知性、性感、宅男等。即便現在,她每次出現在影視作品中,《大丈夫》或者《太平輪》,都能再度迅速地掀起膜拜浪潮。
這種現象在女星中非常少見,除非林青霞、趙雅芝這樣的“史前美女”,幾乎不再出演作品,靠著積累的口碑和延緩衰退的美貌慢慢變得醇香;即便湯唯,作為新一代的文藝女星,也從來不缺質疑和話題。俞飛鴻從《喜福會》的高起點,到《牽手》中的“小三”,角色的道德程度并沒有影響到演員個人。一部分原因可以用她在《小李飛刀》中的角色“驚鴻仙子”來解釋:她的美貌無可置疑。范冰冰在《小李飛刀》中還沒有開始“艷壓”,賈靜雯只是個跟班,即便當時的臺灣第一美女蕭薔,都無法和驚鴻一瞥的俞飛鴻正面PK。
另一部分原因,大概在于低調和距離。除了熒銀幕角色,我們對俞飛鴻所知甚少。個人信息的缺失,讓觀眾很容易代入她所呈現出來的面貌。俞飛鴻的角色同質性很強,少年時青春靚麗,中年時美貌優雅;愛情至上,善解人意,往往承擔著對男主人公精神的拯救任務。
從俞飛鴻曾用十年的時間策劃電影《愛有來生》,還擔當了編劇、導演和主演,大概可以一窺她的執念。《愛有來生》講的是跨越前世今生的愛情,男女主人公即便輪回轉世也要在一起。這部電影不僅坐實俞飛鴻的“才女”之名,而且再度加強了她一以貫之的形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想要獲得她的青睞,首先要奉上自己的全部。
土豪美女遍地走的娛樂圈,這種類型顯然罕見。人們相信足夠有錢可以追到當家花旦,足夠有勢可以包攬整個劇組,但追不到俞飛鴻,很可能是自己—不夠好。她身上的神秘與莊重,讓一般觀眾和她建立起某種共謀,覺得她可以被理解、被欣賞、被隱秘地供奉。這大大拉近了觀眾和她的距離,我們都不會變得有錢有勢了,但我們都覺得能夠理解她獨特的美。
對俞飛鴻來說,最好的角色莫過如此。轉型和突破,留給那些野心勃勃的女演員們吧,即便野心這個詞都不屬于她,她所有的成功都太過順暢。如果看一下她的履歷就會發現,沒有爭角兒,沒有霸戲,沒有得獎之后的哭天搶地。她保持著一種理想女性的姿態,并且,不會對男人的世界產生根本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