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大軍們似乎多了一個新選擇。上個月,聯合國的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招聘信息:“只要你具備本科及以上學歷,年齡在32歲以下,能講流利英語或法語,就有可能參加考試,并成為一名國際公務員!”
看起來不太難哦!不過,首先你要等得起。從報考到走進聯合國總部大門,有人花了差不多三年的時間。據《新京報》報道,2004年年底,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工作的程浩從朋友那里聽說聯合國在中國舉辦“國家競爭性考試”的消息后,出于好奇就報名試試。直到一年以后,筆試和面試的通知才姍姍來遲。真正在紐約接受面試是在2007年,2008年,他才正式開始上班。
等得起,還得考得過。聯合國官方微博公布的招聘信息,其實是青年專業人員考試的報名啟事,程浩報考的“國家競爭性考試”就是它的前身。
考試通過率不算高,據聯合國官方網站數據,2013年全球報名考試的有22662人,篩除簡歷過后,能夠參加筆試的只有3039人。而經過筆試、面試層層篩選過后,通過考試的就只剩下110人了,比率還不到報名人數的1%。
相比之下,報考國家公務員似乎變得容易了。根據國家公務員局數據,參加2014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的人數是111.95萬人,當年度的招錄人數為19538人,錄取率約是1.7%。
就算在考試中打敗了千軍萬馬,想進聯合國工作,還得憑運氣。考試通過者只是具備了成為聯合國員工的資格,可以進入人才庫備用。只有等到有人因為離職或退休出現職位空缺之后,聯合國才會從人才庫中選聘。而且,這種資格只有兩年的有效期。如果兩年都沒有空缺,你還想等,對不起,你只有重新報考了。
不過,考試并不是唯一一條路,而且,更不是成為“高管”的必經之路。實際上,按照聯合國的崗位劃分,國際公務員分G、D、P三類,分別代表一般事務人員、專業人員和高級管理人員。這些工作人員,都是公開招聘的。
在聯合國總部實習的中國學生楊瑨,實習結束時被主管建議去積攢工作經驗,未來有機會時直接申請P-3。因為考試“競爭太激烈了”。
其中G類人員主要負責文秘、行政、后勤等輔助類工作,一般從機構所在地招聘。而D類人員,要么由各國政府或地方集團提名推薦,要么從聯合國內部晉升上來。前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就是從最基礎的級別做起,歷經了P類與D類的所有的級別。
青年專業人員考試對應的就是有專業要求的P類人員了。不過,這個考試更像是“校園招聘”。錄用者會根據學歷高低被分別安排到最基礎的P-1與P-2兩個級別中去。但如果你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是可以直接申請P-3級別以上的職位的。
這也是進入聯合國工作的最佳途徑。2012年在聯合國總部實習的中國學生楊瑨,在實習期結束時就被主管建議去積攢工作經驗,未來有機會時直接申請P-3。因為考試“競爭太激烈了”。
一旦進入聯合國工作,就意味著高收入和高福利。2013年,P-2級別員工的基本工資是每年47830美元。如果工作地點在紐約,那么年收入中就可以再增加基本工資乘以地區系數65.5%的崗位調整工資,算下來年薪超過7萬美元。P-3級別員工的年薪更在13萬美元以上。此外還有各種補助與補貼。最關鍵的是,這些收入與補貼都是免稅的。
不過,作為國際組織,聯合國的很多工作都限于紙面。在前聯合國高級政務官萬經章的回憶錄里,位于聯合國總部大樓的大會事務部是中國籍員工最集中的地方。在那里,一百多名中國籍員工主要從事中文口筆譯工作,還有一部分是編輯審校和中文打字員。可以說聯合國大樓的整個23層幾乎都是中文翻譯和打字員的天下。
楊瑨在聯合國實習時也有類似的體會。“你認為自己做了很多重要的東西,最后不一定能夠付諸實踐。每天都在開會,但是要讓快200個國家達成一致,的確不太容易。”
“聽上去高大上,但去了之后也有一點小失望。”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