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孩子還沒到上幼兒園的年紀,而你又不得不去上班,怎么辦?“工作還是照看孩子”成了現代女性逃避不了的問題,好消息是,一些“有良心”的老板正在想辦法幫助自己的員工在工作和家庭間取得平衡。
臺灣連鎖餐飲集團王品特別設立了“孕婦條款”,只要懷孕的女性員工感到身體不適,就可以請假休息,主管絕對不能說“不”,此外還有一系列對孕婦的關懷制度。
在人口老齡化嚴重、缺乏高質量勞動力的日本,為了吸引受過良好教育的家庭婦女就業,很多企業都讓學齡前兒童的母親享受靈活的工作時間。飲料生產商三得利公司甚至將這個優惠條款的時間擴大到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之前。
德國化工企業贏創則專門為六個生產基地員工的約1000名子女開設暑期夏令營,好讓他們的父母能安心工作。
這些人性化的條款可以稱為“家庭友好型人力資源政策”,已經成為各國職場女性選擇雇主的重要參考因素。
一項調查顯示,“家庭友好型”公司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積極性比其他公司高出17%,缺勤率卻低16%。

在這方面,美國一家商業軟件公司的CEO塞布雷娜·帕森斯絕對是楷模。她一直致力于擴展“家庭友好政策”的范圍,甚至鼓勵員工們“帶著寶寶來上班”。
帕森斯自己就是三個男孩的母親。在小兒子出生后的四個月里,她每天都把孩子帶到公司,一邊踐行親密育兒法,一邊履行CEO的日常職責。
她的公司為那些年齡稍大的孩子提供了舒服的沙發、彩色蠟筆,甚至iPad。不過前提是,家長要提前叮囑孩子們安安靜靜地跟大人坐在一起—太頑皮淘氣的小朋友是不受叔叔阿姨們歡迎的。
作為“家庭友好政策”的積極推行人,帕森斯被很多公司邀請去分享經驗。今年6月,她還被邀請出席在白宮舉行的“工作家庭峰會”。當天,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分享了同樣的經歷:她當初是推車嬰兒車帶著剛出生的薩莎去參加工作面試的。
帕森斯意識到,“給員工方便”并非一個單純付出的福利事業。過去一年里,她的公司主營產品收入增加了一倍,她將業績增長歸功于擁有一批忠誠快樂的員工—其中三分之一是女性,大大超過硅谷7%的平均水平。
有數字為證:一項針對1001家公司的調查顯示,與“非家庭友好型”公司相比,“家庭友好型”公司的求職者多出26%,工作效率和工作積極性高出17%,可節約14%的重組成本。更有意思的是,盡管請假制度更寬松,但“家庭友好型”公司員工的缺勤率卻比其他公司低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