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二〇一四年七月二十一日
地點: 北京單向街書店大悅城店
人物: 許鞍華、李檣、劉瑜、周濂
20平方米內擠了近200人,空調基本發揮不出作用,書店工作人員搬了臺風扇放在嘉賓中間。同先前幾站的黃金沙龍一樣,這也是一場擊鼓傳花式的交替發言。不過,劉瑜沒有辜負她熱情的粉絲,開口便語出驚人。她說,最初聽李檣寫蕭紅,就疑惑:“已經有過一部蕭紅的電影,而且各種關于蕭紅的藝術表現都很多,我們真的還需要另一個才子佳人的故事嗎?”她甚至表示,很多年不太愿意讀蕭紅的作品,就因為覺得蕭紅寫的也是丁玲式的東西。
她欲揚先抑隨即,夸贊“沒有被政治潮流卷走”的很“女權”的蕭紅。
坐在旁邊的許鞍華表情嚴肅,和李檣都不時頷首。她發言時嗓門很大:“我贊同劉瑜老師講的對蕭紅的理解,我表達得沒那么好,她的人生中經歷的那種殘酷、矛盾,她作品里表現的殘酷、慈悲,我特別認同。”
周濂婦唱夫隨,贊同劉瑜對蕭紅充滿悖論的說法。他沒跳脫學者本色,從哲學角度講述自由。這讓很少發言的許鞍華主動提及前一日在飛機上看到的報道,關于新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哈耶克。“我不懂哲學,他就說自由這個詞在他看來其實不光是內心的東西,而是跟政府之間的協定,公共范圍給你多少個人自由是一個公民跟國家的協定。”許鞍華轉而講蕭紅的現代意義,說現代人的外在自由多,卻不是自己去找的。
討論始終圍繞著主題“自由”,主持人易立競在間隙開玩笑,調節氣氛。她提及蕭紅和許鞍華都是雙子座,許鞍華便也大大咧咧地笑:“他們都說我不像的。”
現場觀眾也明顯受到了嚴肅討論的影響,連提問都用起晦澀的哲學語言。但整場活動的高潮,出現在易立競臨時拋出的問題:“怎么看韓寒和郭敬明?”
劉瑜、許鞍華、周濂答得很認真,十分鐘后,易立競將話頭拋向李檣,不料李檣卻說:“你現在在替他們做宣傳嗎?我簡直受不了了。”現場笑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