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30年,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對很多中國人來說陌生的概念和不可思議的事物,比如,寬敞的住宅、高鐵、私人轎車、休假旅行、私人定制早已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再不是這個世界上超然世外的“怪物”,已然是國際大家庭的一員,而且是重要一員。
1978年,對于精神世界極為貧乏的中國人來說,任何一部外國電影都可以在中國引起轟動并廣為傳播。比如,日本電影《追捕》,《望鄉》;南斯拉夫的《橋》;印度電影《大篷車》,《人世間》。其中,《生死戀》中的人物對白,《人世間》里律師的辯護,被中國的配音演員聲情并茂地演繹后,實實在在地被家喻戶曉了。律師的形象第一次如此深刻地、立體化地植根于中國人的記憶中。
隨后,層次不高但娛樂性極強的香港影視片,尤其是警匪片中戴著假發的黑白通吃的律師更是豐富了人們心中的律師形象。
事實上,律師職業也和天底下任何職業一樣,既有光鮮莊重的一面,也有不為人知的艱辛。
2014年的春天,一個柳綠風和的上午,我們在位于北京東四環的盈科律師事務所全球總部,拜會了一位不同凡響的律師——崔莉。和所有的事業有成者一樣,不滿足于既得的成就,眼睛永遠盯著前方,是崔莉的發展原動力,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積極生活的力量”。
這位原大連理工大學的教師,放棄了渤海之濱明珠般的城市,放棄了優越舒適的清雅的大學教師的生活,轉而成為了一名律師。
這條路,能走多久,能走多遠,其實對當時的崔莉來說,也是煙雨迷蒙。
崔莉走上律師之路,有今天的“揮灑自如”,其實是源于一個“旁觀者”的提醒。
1994年夏天的一個傍晚,崔莉牽幼子在大連理工大學的校園里散步時,偶遇了同系的一位教授。這位老教授,有著豐富的學術經歷和人生閱歷。他對崔莉說:“小崔老師,你身上有一種特殊的氣質:端莊、大氣、親和、口才好,又不急不躁、娓娓道來,使位高者不覺你低,位低者不覺你傲,給人以信任感,你該去嘗試下律師這個職業。”
說者有意,聽者也有心,這位年輕的心理學講師兼班主任,一個4歲孩子的母親,毅然決定嘗試一種新的人生:參加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困難可以想象,但是戰勝困難的人才能走上新的臺階。
1995年,年輕的崔老師就變成了崔律師。一個職業律師的路從此展開。
時間真是不可思議,她沒有想到,律師工作她一干就是19年。
一份雖理性,但枯燥、繁雜、焦慮,有時還很程序化的工作,她竟然干了這么長的時間!但是,用她的話說,律師工作是“痛并快樂著”。
我們饒有興致地問道:“痛”我們理解,“快樂”何在呢?
崔律師給了我們或許是全面的回答。
首先,救人于危難中。
良好的應激反應能力是律師的基本能力。應激就是緊急情況下的心理反應。對于律師來講,幾乎每一次都是在緊急情況下工作。不論是訴訟案件,還是非訴訟的商務談判、合同的審查,當事人都是一個急。尤其是糾紛案件,已經升至不可調和的矛盾,需要律師立即現身,投入調解、談判或訴訟狀態。因此,心理學專業就派上了用場,崔律師常常要成為客戶的心理咨詢師,常常救人于危難、緊急中。崔律師說,執業這么多年,于客戶危難中出手相助的難忘案例很多。
雖說法律條款是靜止的、有規則可循的,但即使是同一類案件,也因當事人不同而故事不同。所以你也會面對不同的當事人和對手。
一名律師無論經驗多么豐富,對他們來說每一個案子都是“新案子”。一個細微的情節差異,就可能導致截然不同的判決結果;一個小疏忽,都可能導致全盤皆輸。因此,辦案就是戰略和策略的完整過程!
盡管法律是固定、無情、冰冷的文字和條款,但其職業的挑戰性又帶給你刺激!只要想做一名好律師,就要不斷學習、高度緊張、斗志昂揚。
我憧憬終點的成功,也享受做每個案子的過程!
其次,有成就感。
每個案件因當事人不同而故事不同。每一次都會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因其挑戰性,更給人以成就感。辦案時幫助了弱者,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你才會感到職業的尊嚴。
律師是為實現客戶合法利益服務的,因此,追求合法利益最大化也是正常的。幫助當事人解決了棘手的問題,合法利益得以實現,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比如,我曾代理的大連合成纖維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擔保糾紛三起案件,避免了該企業因2億多元的擔保而走向破產的命運。
律師工作是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可以透過當事人的案例了解社會和人生百態,人生的立體畫面盡收眼底。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何嘗不是樂趣呢?
第三,律師工作是個技術含量很高的職業。
社會發展迅速,各種法律不斷修訂,也會有新的法律出現,律師要不斷地學習和研究新出現的法律;同時,律師還要學習許多法律之外的知識,比如做房地產案子,就得了解房地產方面的知識;做汽車企業的法律顧問,就得了解一些汽車的知識;不僅如此,律師還要學習經濟、社會、心理、管理等各種知識,以應對交易架構、商務談判、項目顧問等各種需求。
“活到老,學到老”才是律師工作的金科玉律。
律師工作壓力大。律師承接的案子不同,責任卻都一樣重大,有的是客戶辛苦積累的財產,有的是委托人幾十年的自由,甚至是生命。律師必須盡職盡責、全力以赴,拿出自己的專業水準去維護委托人的合法利益。
正義都是相對的,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每一種法律體系都會有漏洞和不足,做律師也會面對風險。不過這么多年來,我始終堅持在法律范圍內從業,合法地使當事人的利益最大化。
關漢卿說過:“風里孤村雪里山,看時容易畫時難”。做好一個案子是很不容易的。
我熱愛我的職業,并從中享受到樂趣。我想,這是一切職業從業者都應該領會的真諦。
崔莉 律師簡介:
盈科律師事務所北京總部 資深律師 合伙人
心理學 教育學 管理學 法律專業背景
1995年起 從事專職律師工作
2006年加入盈科律師事務所
《贏在新三板》主編(法律出版社)
曾多次擔任政府機關及多家企事業單位常年法律顧問
承辦多起有影響力的案件
在投融資、新三板等資本運作理論及實戰經驗豐富
部分業績:
《前言講座》特邀專家;
樂凱集團改制總法律顧問;
帝斯曼(中國)有限公司商業秘密案訴訟代理人;
擔任大連市國資委法律顧問6年間,為大連國企改制、國有資產管理規范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參與國企重大項目法律服務等;
在轟動全國的“民告官”的灘涂確權行政訴訟案件中(該案曾上央視《焦點訪談》 欄目),成功地代理某市海洋與漁業局并取得一審、二審的勝訴判決等;
熱電集團上市業務的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