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達達國的國王生了六個王子,按照祖上傳下的制度,如果是一個王子,就直接繼承王位,如果有兩個以上的王子,那么要先選擇兩個王子為準太子,再經過嚴格的考核,選中一名準太子繼承王位。
這一年,國王和王后經過縝密的商議,下詔冊封解若和捷信兩位王子為準太子,按照祖制,他們隨即被送到國師的府中,他們要在這里接受國師的考核,也就是說,誰能最后成為王位繼承者,完全取決于國師。
國師是個面容清瘦,留著花白胡須的獨臂人,他是六個王子的授業老師,他道行高深、仁愛寬厚,深得王子們和百姓及大臣的尊重,國王對他非常信任和倚重,無論大事小情,常常征詢國師的建議。

“祖宗的鐵律規定,王室宗族間互相殺戮者死,你們要牢記在心。”進入國師府,國師就嚴肅地對解若和捷信宣布了開場白:“治國之道和治民之法,平日里我沒少講,想必你們早已爛熟于心。達達國是小國,時刻面臨強敵覬覦之危,從今天開始,我要教你們戰術戰策。”
實戰
國師開始每天給兩位王子講解兵書戰策,還經常在府中以沙盤演示各種陣法。光陰似箭,兩年過去,兩位王子在戰術理論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轉過年剛開春,邊境忽然告急,強大的沙沙國遠征來襲,國王下旨令國師帶兵迎敵,還讓解若和捷信隨軍出行。
經過急行軍,國師終于趕在敵軍之前來到邊境。安頓下來后,他將兩位王子招入中軍大帳,商議破敵之策。
“沙沙國實力強大,咱傾全國兵力與之抗衡,也無勝算。”解若沉著地分析:“為今之計,只有聯合周邊小國,組成聯軍,共同破敵。”
“好,此事由你去辦。”解若出去后,國師和捷信展開帛布地圖,開始研究部署。
不久,沙沙國大兵壓境,在邊境線上厲兵秣馬,一副勢在必得的架勢,解若也回來報告,說援兵已經來前線助陣。
“一旦開戰,盟軍會從外圍同時進攻,咱則全力反擊,力爭御敵于國門之外。”聽著解若的匯報,國師不住點頭。
戰斗很快打響,敵軍攻勢如潮,達達國的戰士們奮勇反擊,盟軍從外圍不斷朝沙沙國的軍隊發動襲擊,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動地,戰場敵我交錯,難分高低上下。
就在這關鍵時刻,忽然有探馬來報:“啟稟國師,大事不好,特特國的部隊忽然臨陣反水,引著敵軍從咱們側翼包抄過來,眼見已經逼近主帥大營。”
“什么,特特國竟然背信棄義。”解若聞言大驚,望著國師不知所措。
“不要驚慌,傳令全軍立刻退入境內,我自有破敵之法。”國師不慌不忙,也不解釋,拉著解若走出帳外,兩人上了馬,帶領部隊迅速朝境內撤去。
接下來的戰局是一邊倒,沙沙國軍隊盡數越境而入,乘勝追擊,達達國的軍隊則一路奔逃,沙沙國士兵正追得起勁兒,卻發現對方的人馬越來越少,漸漸都消失在高山中。他們正納悶,卻聽得群山中突然喊聲震天,接著到處是滾木礌石,弓弩火箭,頃刻之間侵略軍死傷大半。
戰勢旋即逆轉,入侵敵軍很快被擊潰,喪失了斗志,紛紛逃回邊境線,候在那里一直觀望的盟軍見此場面,全都沖上來廝殺。特特國見勢不妙,匆忙撤兵回國,最后沙沙國剩下為數不多的殘兵大敗而逃,整個入侵宣告失敗。
趁著休整,國師給解若講明緣由。原來那天國師和捷信商議部署兵力,捷信提出一個質疑,他說解若的辦法雖好,可是臨時促盟,關系不怎么牢靠,倘若盟軍里有人勾連敵軍,到時候來個里應外合,國家危矣。幸好達達國是小國,疆域狹長,卻盡是險山峻嶺,易守難攻,戰事起來后,若勝自不必說,若一旦不幸言中,不妨假敗于敵,誘敵深入,然后再各個擊破。
國師聞言大喜,采納了捷信的建議,分派了兵力與他去執行。
“解若和捷信合力謀劃,贏得此次御敵之役的大勝。”班師回朝后,國師仍舊將兩位王子留在國師府中,而后覲見國王時,他如是陳述。
“如此說來,兩個王子能文能武,依舊是平分秋色,可是卻只能選一個。”國王既開心又不無憂慮地說道,國師淡然一笑,走近國王:“陛下不用煩惱,為臣另有妙計。”
密室
國師以國王的名義,設置了兩間密室,密室的墻壁厚重,內置一應生活用具,外圍加護崗哨,沒有國王或國師的命令,任何人無法靠近密室,鑰匙也只有國師手里掌握。
國師對解若和捷信說:“你們兩人目前能力是平分秋色,可是王位只能選擇一人來繼承。今天我最后來問你們,如果落選,你將如何面對?三天后我要來聽你們的真實想法。”
說完這些,國師請兩位王子分別進入兩間密室,然后他親自給密室上鎖,只留下一個小窗口,用來傳遞飯菜,平時也用鐵板鎖上。國師派了自己最信任的衛兵來把守,他還下令:“每日三餐,我親自來送,任何人不得和王子說話。”
三天后,國師打開密室,詢問兩位王子的答案。
“祖訓中王室宗族間互相殺戮者死的鐵律,所以我想到了構陷。可是這兩天我反復想過后,又打消了這個念頭,畢竟構陷是小人伎倆,為君子所不齒,我不能這么去做。”捷信猶豫著,還是如實講出自己的內心想法:“如果天意讓我繼承王位,我一定在治理國家中,將國師的敦教謹記在心。如果天意讓解若繼承王位,我心甘情愿放棄這次競爭。”聽了捷信的話,國師若有所思。
隨后,國師又來到另一間密室。“我和捷信無論誰最后贏得繼承權,也許都是天意,如果是我繼承王位,我一定在治理國家中,將國師的敦教謹記在心。”解若坦率地對國師說:“但是我已經做了準太子,等于走上一條不歸之路,除了繼承王位,我別無選擇,一切請國師成全。”聽完解若的話,國師先是點頭贊許,繼而表情凝重。
國師重新鎖上密室,臨走前告訴他們:“明天,我要帶你們去金隅池,你們的父王將在那里將王位傳給你們中的一個人。”
承繼
天亮之后,國師帶著解若和捷信兩位王子來到金隅池,這里供奉著達達國歷屆已故國王和家族先輩的牌位,老國王也早早帶著王后和貼身侍衛等候在這里。
“陛下,經過最后的考核,我知道該由哪位王子來繼承王位。”望著滿臉期待的國王,國師胸有成竹地說道。老國王點點頭,他扭頭看著王后,但國師并沒有猶豫,他突然轉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拔出解若王子腰間的寶劍,準確地劈向捷信王子。
一聲慘叫過后,捷信王子的胳膊被齊刷刷地砍下來。這突然的變故,讓解若目瞪口呆,倒在血泊中的捷信也不知所措,一旁等候的侍衛急忙上前包扎。
國師神情自若地對國王說:“解若王子舉重若輕,有大局觀,可以繼承王位,成為達達國的國王。捷信王子恬淡寬仁,長于細節,將成為新一任國師。”
老國王此時早已淚流滿面,他用凝重的語氣說道:“按照祖訓,只有在金隅池旁確立太子后,才可以將一條開國時的祖訓口誦出來,現在我就正式告訴你們,這個祖訓就是一句話:‘肢體殘缺者不得繼承王位’,這就是祖訓,你們應該懂得老祖宗的良苦用心吧。”
國師拉著解若來到捷信身邊:“達達國是小國,在強敵覬覦下茍活了百余年,靠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需要果斷堅毅的人來治國。當然,達達國也需要懂仁愛寬慈的人輔佐,國家以后的命運,就交給你們了。”
“剩下的最后一步,就是你們要對天盟誓,恪守祖訓。”國師嚴肅地說道。
解若攙扶著捷信,兩人點點頭,朝祖宗的牌位走去。這時老國王又說道:“還有一件事,也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能告訴你們,達達國人丁興旺,從來不愁沒有子孫,所以祖訓中有一條鐵律,就是每一任國師,都必須是當值國王的親兄弟,就是最后那個敗下陣來的王子。”
“啊!”解若和捷信不約而同地回身望著獨臂國師。國師的表情凝重:“你們兩個一定要記住這條祖訓,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王室宗族間互相殺戮者死。”
說完這話,國師冷不防拔出身邊侍衛腰間的長劍,引頸就戮。
解若和捷信大吃一驚,撲向倒斃的國師:“王叔。”
而在一旁,老國王和王后早已泣不成聲、淚如雨下。編輯/邱楚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