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邀專家 王偉健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預防科教授
小測試
揪出口腔亞健康
1、刷牙時看刷毛是否沾有血跡,咀嚼食物時看食物上是否有血跡,可判斷是否有牙齦炎。
2、照鏡子看牙齦,如果牙齦紅腫、有膿,可判斷有牙齦炎。
3、牙齒有不同程度的松動,牙根暴露或牙齦紅腫、有膿,可判斷已發展到牙周炎。
4、口腔有較大口氣或口臭,判斷可能有牙周炎。
5、對著鏡子看到有蛀牙,說明口腔環境不容樂觀。
6、明顯看到牙結石和牙漬,說明口腔清潔方面存在問題。
7、牙痛,判斷可能是牙齦炎、牙髓炎或牙周炎。
8、對冷熱刺激食物有酸疼的反應,說明牙齒出現過敏現象。
9、牙表面出現裂痕、缺乏光澤,說明牙釉質流失,牙齒出現礦化。
10、口腔潰瘍頻繁發生(1至2個月發作一次),說明口腔黏膜及牙齦均可能由于缺乏維生素營養不良。
(若出現1-3個上述癥狀,說明你的口腔、牙齒處于亞健康狀態,要及時預防以防止問題進一步惡化;若出現3-6個,說明你的口腔已是非健康狀態,必須盡快治療;若出現7-9個,表明非常不健康,必須馬上進行有效治療。)
警報1:口腔異味
口臭多數跟口腔有關
“最近上火,嘴里一直有股味!”“腸胃不好就會口臭,真怕熏著別人。”……別再為口臭找借口了,大部分口臭都是口腔問題引起的。
專家表示,引發口腔異味的問題很多,像肝病、腎病、糖尿病、消化不良等疾病都可以導致口臭,但大部分還是口腔本身疾患引起的,比如牙齒間有食物殘渣、蛀牙、牙齦炎、牙周病等都可能會引起口腔異味。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牙結石——牙結石是鈣化了的牙菌斑,大多數口臭都是口腔中牙菌斑腐敗作用引起的。
專家提醒
出現口臭,首先應該從清潔口腔做起,注意飯后漱口、早晚刷牙、定期到醫院洗牙。如果經常出現口臭,則建議到醫院的口腔科就診,查出引起口臭的原因。
警報2:塞牙
吃飯常塞牙應看牙醫
當你正在享用一頓美餐之時,倘若有食物殘渣鉆進牙縫里出不來,那種感覺實在是折磨人。有些人恨不得找根鐵絲、掰斷筷子,塞進牙縫里好好剔一剔……
此時,千萬別把塞牙當小事,它既可能說明你咀嚼出了問題、牙縫變寬了,也可能表示牙齒生病了,應盡早看牙醫。
塞牙也被稱為是食物嵌塞,往往是牙縫過大導致的。其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容易出現牙齦萎縮,牙縫變大,所以老年人飯后常常會剔剔牙。但是,如果年紀輕輕就經常出現塞牙的現象,那么就要提高警惕了。有的人可能是牙周疾病導致牙齦萎縮、牙齒松動;有的人可能是牙上有了齲洞;也有的人是牙齒排列紊亂、咬合不好,這些原因都會造成食物嵌塞。
如果不及時去醫院檢查,不僅可能會延誤病情,還可能導致牙縫越來越大、出現齲齒,形成惡性循環。
專家提醒
塞牙千萬別不當回事,如果經常塞牙,最好請口腔醫生進行詳細的檢查,及時處理。如果吃飯時塞牙了,最好用牙線,別用牙簽。因為牙簽會把牙縫弄得越來越大,反而更容易造成塞牙,用牙線則可以很好地清潔牙與牙之間的縫隙。
警報3:牙齦出血
刷牙出血多是炎癥
大多數人都曾有過牙齦出血的經歷,吃東西時留下血印子、刷牙時嘩嘩流血……不過多數人都不把這些放在心上。專家表示,健康的牙齦是不出血的,如果牙齦出現紅、腫、熱、痛,經常刷牙出血,肯定是有炎癥。
牙齦之所以會有炎癥,多數都與口腔衛生有關,菌斑、牙石附著在牙面上,為細菌的生長提供了環境,它們能產生各種毒素和酶,引起牙齦組織的炎癥。同時,牙結石還會對周圍造成機械性損傷,同時壓迫牙齦退縮。
因此,早期可能只是牙齦出血,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出現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最后使牙齒脫落或拔除。
專家提醒
牙齦出血一定不能掉以輕心。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洗牙,除去牙面上的菌斑和牙石,以免對牙齦組織造成損傷。除此之外,如果經常出現牙齦出血,應該及時就診,讓口腔醫生來判斷是由于局部的病變還是全身疾病造成的。
警報4:牙敏感
“酸倒牙”小心牙受損
看著香甜可口的水果一口都不敢吃?吃飯時連豆腐都不敢碰?對經常“酸倒牙”的人們來說,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什么都吃不下,甚至吹了冷風也會感到又酸又痛,別以為這些是簡單的牙敏感,還可能是牙齒受損了。
牙敏感的人如果吃多了酸甜的食物,牙齒必然會發軟。此外,還有一類人的“酸倒牙”和牙齒損傷有關。牙冠外有牙釉質,內有牙骨質,牙釉質就像外衣,任何因素將之破壞,導致牙本質暴露,就有牙敏感癥狀,例如牙磨損就會導致“酸倒牙”的情況。
因此,遇到吃東西“酸倒牙”的情況時,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專家提醒
如果出現“酸倒牙”的情況,可以先使用脫敏牙膏試一試。脫敏牙膏多含鉀鹽、氟鹽、鈣鹽,有物理覆蓋阻隔作用,可修復小損傷。如果用了一陣脫敏牙膏還不見好,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
相關鏈接
掌握刷牙技術貼
刷牙是口腔護理的基礎,但不正確的刷牙習慣會損害牙齒,且看如下技術貼:
1、牙刷到位:使用水平震顫的方法,順著牙縫清掃,避免“拉大鋸”式地刷牙。
2、面面俱到:外面、里面、咬合面等各個角度都要考慮到,確保不遺漏一顆牙。
3、每次2分鐘:研究發現,如果刷牙低于兩分鐘根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4、早晚刷牙:晚上睡覺前刷牙更重要。
如何正確用牙線
牙線不僅可替代牙簽除掉塞嵌的食物殘渣,更重要的是還可清潔兩牙的鄰面,預防牙結石。不過,雖然知道牙線的人不少,但真正會用的卻沒幾個。且看如下技術貼:
1、以前臂的長度為標準,抽出等長牙線,將線兩端纏在左右手中指上。
2、用食指與另一只手的拇指繃緊牙線,兩指間的距離約5厘米。
3、用緩和的拉鋸樣的動作將牙線輕輕拉入兩牙之間,緊貼牙面、上下內外牽動牙線,帶出嵌塞的食物。
4、把牙線緊貼牙縫處的牙面成C字形,緩和地從牙根向上移動,以清除附著在牙鄰面上的牙垢和菌斑,每一個牙面要上下剔刮4-6次。
5、拉鋸樣動作取出牙線后,漱口,以去除遺留下來的菌斑和食物殘渣。
(如覺得牙線太難用而改用牙線棒,從第三步做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