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河谷(Vale)終于將一艘充滿爭議的巨型貨輪停靠中國,卸下了鐵礦石,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這艘船被命名為“Shandong Da Ren”號,它于今年10月初的一天悄然駛入了久違的青島港。這種被稱作Valemax的巨輪是世界上最大的干散貨船,甲板面積相當于三個足球場。它有260米長,吃水深度相當于7層樓房。其每艘造價超過1.2億美元,與一架全新的波音747—400型客機相當。這種龐然大物的載重量超過40萬噸,按照從巴西至中國的航程計算,其每年可執行四次來回,承運大約150萬噸貨物。
“Shandong Da Ren”號今年8月從巴西圖巴朗港(Tubarao)出發,于今年9月底抵達淡水河谷位于菲律賓蘇比克灣(Subic Bay)的轉運基地,在卸下一部分礦石后就向中國海域駛去。當時就有人猜測,其可能在10月份伺機進入中國港口。該船以非滿載的狀態入港,其申報的載重量為30萬噸。就技術層面而言,它符合中國政府此前對干散貨船載重不得超過35萬噸的官方限制。該船原名為“Vale Malaysia”號,是韓國大宇造船廠于2012年3月為淡水河谷打造的數艘Valemax型巨輪的其中之一。去年4月,它曾裝載23萬噸鐵礦石靠泊連云港。更早之前的2011年12月底,淡水河谷另一艘載重38.8萬噸的Valemax型船曾停靠在大連港,并在不足48小時內迅速撤離。此舉是淡水河谷“冒險”的嘗試,因其并未獲得中國政府的默許。之后,因多家中國干散貨船東的強烈抗議,中國政府堅決禁止淡水河谷Valemax型船進入中國港口。所以此后,它沒敢再“越過雷池一步”。
那么,此次停靠意味著這家巴西礦業巨頭的勝利嗎?最終答案或許還要等上一陣子。不過目前的境況顯然是淡水河谷作出妥協的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該公司與中國最大航運公司中遠集團從對立面走到了談判桌前。
它們剛剛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中遠此前曾游說反對超大型礦砂船進入中國港口,但淡水河谷同意將4艘此型船舶的所有權轉讓給中遠。中遠還將委托建造另外10艘超大型礦砂船。同時,淡水河谷將在未來25年里向中遠租用上述14艘超大型礦砂船。據說,它與其他航運公司訂立了類似的租船合同,涵蓋淡水河谷船隊31艘超大型礦砂船中的15艘。與此同時,淡水河谷9月底表示,另一家中國企業招商局集團(China Merchants Group)將建造10艘超大型礦砂船,并將它們租給淡水河谷。在此之前,淡水河谷還與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于去年10月簽署合作協議,將包括“Vale Malaysia”號在內的4艘40萬噸級干散貨船交付給山東海運主導的山東海運聯盟,并與其簽訂了5億美元的鐵礦石運輸合約。
這場博弈從幾年前就開始了。2007年,淡水河谷開始計劃打造一支由35艘Valemax組成的巨型艦隊,它試圖重新定義全球大宗商品的貿易航線。后來,它一度將這一計劃提高至100艘。那時,這家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正與澳大利亞競爭對手爭奪關鍵的中國市場。
與競爭對手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相比,淡水河谷的一項明顯劣勢是,它的礦距離亞洲要遠得多。通常,一艘滿載貨物的散裝貨輪從巴西航行到中國需要45天,時間是從澳大利亞到中國的4倍。同時,這種40萬噸的大型貨船與常規的18萬噸的貨船相比,成本能降低三分之一。這促使該公司開始建造自己的巨型船舶,以降低航運成本。去年,亞洲市場為淡水河谷貢獻了近六成的營收,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中國。
不過,Valemax在中國政府部門引發了爭議,其安全性令人關注,原因是兩年前其中一艘船的船體在裝貨期間出現了一條裂縫。亦有人提出,只用一艘這種體量龐大的船舶就可以堵塞整個上海港。兩年前,中國交通運輸部決定限制港口接受超設計規范船型船舶靠泊碼頭的權利,實際上是拒絕淡水河谷目前計劃建造的35艘Valemax船進入中國港口,迫使該公司依賴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卸貨碼頭。盡管淡水河谷稱這一禁令可歸因于這些船舶靠泊碼頭的難度,但分析師們懷疑,這個決定是中國苦苦掙扎的造船和航運企業強烈反對的結果。
事實的確如此。幾年前,此次與淡水河谷達成合作的中遠還在為前者肆意停靠中國港口而大聲抱怨——“若淡水河谷的超級船隊泊靠中國,國內航運企業的利益將會受到重創”。當時作為“回報”,淡水河谷也拒絕使用中遠的船隊。中國的船東們的確把Valemax視為一種威脅。他們聲稱Valemax將壟斷巴西到亞洲的鐵礦石運輸,延遲航運市場的復蘇。一些船東稱,他們與淡水河谷之間原本應該是如同出租車與乘客的關系,“但現在他們也想開出租車了”。
這樣的爭論持續了兩年。究竟是哪一方最先提出了目前的合作方案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眼下持續暴跌的鐵礦石價格對淡水河谷更為不利。國際鐵礦石價格已經連續數月走低,最近跌破80美元一噸,這是五年來的最低點。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喬爾·克蘭(Joel Crane)在9月15日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近期鐵礦石價格將下降到70美元/噸。與此同時,該領域巨頭必和必拓和力拓正花費數十億美元提高產出以滿足預期的未來需求,并搶占市場份額。此舉使這個原本已供過于求的市場變得無比擁擠。高盛銀行預測2015年全球鐵礦石供給過剩增長將超過三倍,從今年的5200萬噸增長到超過1.63億噸。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本就不具成本優勢的淡水河谷逼至絕路。
“Shandong Da Ren”號的此次停靠對淡水河谷而言依然是個好消息。但這是否能夠形成常態化是其最為關心的問題。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還沒有明確提出任何同意或反對的意見,也沒有做任何批評或回應。但此次與中遠和招商局集團達成協議也許預示著淡水河谷的愿景有望達成,因為如果中國政府依然堅持此前的判決,就意味著中遠此次收購該公司的4艘船亦不能在中國停泊。
但眼下顯然不是歡慶時刻。盡管與中遠似已“冰釋前嫌”,但目前Valemax還須通過菲律賓轉運。而現在設在該國的轉運站附近已經擁堵不堪,等候卸貨的Valemax已在那里排起長龍。現在,能否常態停靠中國看上去并不那么重要——中國市場對鋼鐵需求的下降才是問題的關鍵。如果市場繼續低迷下去,淡水河谷的巨輪可能就要提前退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