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平時不太愛看娛樂節目,那天換臺時
不經意瀏覽到浙江臺的《爸爸回來
了》,里面的幾位明星爸爸我不太認
識,正想轉臺,嘉賓林依輪的出現吸引了我的眼
球。不是因為對他熟知,而是看到他似乎對美食
很有研究。是的,很難想象一個大明星還能如此
嫻熟地烹飪美食。手撕鹽焗雞、紅燒肉、清蒸海
鱸、冬瓜肉丸湯……從去市場購買食料,到親自
下廚制作,每一道程序他都表現得非常專業。后
來查閱資料才知道,原來林依輪曾經在國外餐
廳擔任大廚,后來還主持過中央電視臺的一檔
美食節目《天天飲食》,其“居家好男人”的形象
讓我刮目相看。
當然,就心里的評判標準而言,一個好男人不
是必須會做一手好菜。但如果既是一個好男人,
又還能做上一手好菜,那無疑是很加分的。最近
的真人秀電視節目中,當男嘉賓不僅事業優秀還
能做一手好菜時,大家多是嘖嘖稱贊;但要是女
嘉賓一臉清純地說上一句:“我不會做飯,我想找
一個事業有成還會做一手好菜的男嘉賓。”往往
這時就連主持人都免不了要調侃上她幾句。而在
我看來,一個女人在這種真人秀節目里把男人會
下廚也作為擇偶標準之一,那恐怕她就有點劍走
偏鋒了。
反觀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不同的擇偶標準和
喜好。上世紀70年代,女人擇偶可能更喜歡找國營
企業的工人,因為既是“鐵飯碗”,還有一門專業技
術;上世紀80年代恢復高考后,女人開始覺得擁有
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是不錯的對象,因為知識就意味
著未來;上世紀90年代,女人開始注重男人的經濟
基礎;到了二十一世紀,女性的擇偶條件變得多元
化,什么標準都有。喜歡什么樣的男人,成為更加私
人化的品味,男人從衣著到氣質的各種細節都可能
被女人納入考量標準之中。
然而不管時代怎么變遷,生活就是生活,每個女
性心目中都有一個對男人的基本判斷。通常來講,第
一印象是最重要的,這是一種直覺判斷,來自于眼睛
看到的一個男人的基本外貌特征,其中包括:五官儀
容、衣著搭配、神態舉止。對于相親的男女來講,由于
彼此沒有太多了解,所以第一印象尤為重要,所謂“5
秒定終身”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哪怕你胸中有萬卷
書,家有萬畝田,如果對方目測不過關,心里自然有
了抵觸,接下來你聊得再多,恐怕也難以改變對方的
第一印象。所以,在女人看來,一個男人若擁有清新
干凈的外貌、整潔提神的衣著和放松自然的態度,是
很加分的。
不過在我看來,外貌固然重要,但內心才是
更不能忽視的。現在的年輕人想擁有高學歷已經
沒有太大問題,但學到的東西能否運用到工作和
生活之中就因人而異了。除此之外,一個男人的
表達能力和幽默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女人生性就
喜歡會哄人的男人,生活的樂趣就在磕磕碰碰和
“花言巧語”之中。當然如果這個男人恰好還有一
手好廚藝,那何愁不是人見人愛的“男神”?
當然,生活不僅有甜蜜,更有苦、辣和酸。快樂
的密碼就在自己手里拽著,關鍵在于你如何去開
啟那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