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的營林工作越來越重要,營林工作的質量對我國營林行業發展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對林業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林業資源的數量也越來越少,因此在營林工作中,一定要對采取有效的方式來提高營林的質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提高造林質量的造林環節把握,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科學造林;造林質量;技術
營林工作在我國的林業發展中一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營林數量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營林造林質量控制上還是存在著很多可以進一步完善的環節,所以在營林和造林的工作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提高造林的質量,促進我國營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科學造林與提高造林質量的重要性
科學造林實際上就是對工作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安排,同時在清理工作中也一定要更加的仔細和認真,清林的時候也一定要更加的徹底,整地的時候也需要更加的細致和完整,選擇優質的苗種,同時在栽培的過程中也要進行合理的栽種,根據植物在不同季節的發展特點去嚴格的保證營林造林的質量。
在實際的造林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可以更好的保證林業資源數量的有效提升,同時也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木材和林業方面的副產品,這樣在保證了其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可以很好的保證綜合效益,造林的質量在營林工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它會對整個營林工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提高造林的質量也是營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在實際的工作中也應該增加林業資源的整體數量,改善生態的環境,以便可以更加充分的發揮出森林自身的綜合效益。
2、影響造林質量的因素
近年來,造林質量雖受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提高造林質量并非易事。從實踐看,影響造林質量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如氣候(極端天氣)、火災、病蟲等,也有人為因素,如規劃不合理、清林不徹底,整地、苗木、栽植質量差,補植、撫育不及時,人畜破壞等。
3、提高造林質量應該嚴格把握的造林環節
3.1科學規劃,適地適樹
適地適樹是造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在造林的工作中,首先需要對當地的地形和土壤以及水文等自然條件進行充分的了解,同時還要仔細的掌握造林樹種的生態學方面的特性,在此基礎上還要順應自然的發展規律,在尊重科學和尊重自然的情況下要保證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完美融合,根據當地的條件去選擇適當的樹種,營林的過程中也可以使用多種林業資源,從而也可以更好的保證樹種的適應性,在選擇樹種的過程中也應該選擇本土樹種造林的方式,不能隨意的依靠自己的經驗或者是意愿擇造林的樹種。
3.2徹底清林
清林工作是造林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這項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可以有效的改善營林地的自然狀況和營林條件,這樣也為以后的整地和植苗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為了在以后的營林工作中可以更加方便的進行撫育管理工作,清林工作必須要更加的徹底,同時還要保證其可以為以下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常用的清林方式有全面清林、帶狀清林。跡地、允許全面清林的造林地常在晚秋后砍伐造林地上的雜灌、草(竹)叢或跡地剩余物在造林地上曬干,堆燒(使火自上向下燃燒),堆燒時留專人密切監視火場,嚴防跑火蔓延成災,也可采取全面割除的方式清林?;馃辶?,能提高地溫,減少病蟲危害,增加土壤灰分,對造林苗木的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值得倡導,但應注意防火。
帶狀的清林實際上就是指將整地造林帶上的所有雜物進行清理,將其堆放在保留帶上面,清林寬度的確定應該充分的考慮到造林植株之間的間距,但是它必須要大于間距的一半,帶狀性的清林有很多種,其中橫帶狀的比較適合使用在坡度相對較大的造林地點,這為之后相關工作的開展是十分有利的,清林的過程中一定要和等高線保持平行的關系,同時還要保證其連貫性,這不僅會給施工提供方便,同時在水土保持方面也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3.3 細致整地,合理配置、適當加大造林密度
整地是人工造林的重要環節。細致整地是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減少雜草、減少病蟲危害,改善造林苗木生長環境,提高造林成活率,便于造林施工,促進苗木正常生長的重要措施。目前,常用的整地方法是穴狀整地,整地穴規格50cm×50cm×40cm(即窩大50cm、窩深40cm,做到穴大底平,口平豎直),清除穴內的樹樁(根)、草兜(根)、石塊等雜物。對日本落葉松、柳杉等易受冰雪危害(雪折、翻蔸倒伏)的淺根性樹種,應加大整地深度,適當深栽?;馗C時將燃燒后的地表灰燼回入穴內底部,先回表土,后回心土,回窩呈泡粑型。整地工作應在年底下雪前結束,有利于截留、貯藏降水,提高土壤墑情,改善立地條件。
受全球氣候變暖、溫室效應、勞動力成本增加、科技發達的影響,育苗大量使用化肥,苗木在苗圃地里的生長期延長,木質化有效期縮短,造林苗木木質化程度不夠,同時,為了預防森林山火和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有利于阻止森林山火和森林病蟲害的傳播、蔓延及感病植株的感染,應適當加大造林密度,采取行狀、帶狀或塊狀的方式合理配置,營造針闊混交林,避免營造單一的純林。
3.4 優質壯苗
苗木是造林綠化的物質基礎,是造林效果的關鍵。質量優良的苗木,栽植成活率高,扎根早,生長快,抵抗力強。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近年來,造林季節(春季)極易出現極端氣候(冬干春旱、高溫暴曬、低溫凍害等),實踐證明,只有充分木質化的苗木才能抵御自然災害的侵襲,降低損失。筆者認為,從目前來看,壯苗的標準應是充分木質化,苗高、地徑達標、根系完整,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色澤正常、冠根比值小、針葉樹具有發育正常的飽滿頂芽,落葉樹應落葉,不失水的優良苗木才是壯苗。充分木質化是壯苗的前提與基礎,是壯苗的決定因素,所以,選擇苗木首先要看苗木的木質化程度,再看其他因素。
3.5 精心栽植
栽植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造林成活率和栽植苗木今后的生長。整地結束,第二年春季在苗木萌動前30d內啟動調苗造林。調苗做到:起苗前先澆透水,起苗不傷根,注意遮陰,防止離土苗木暴曬,調苗需運輸的應及時泥漿蘸根,運輸中要保濕包裝,防止風吹日曬。栽植做到:隨起隨栽,盡量縮短苗木離圃入土的時間,一批苗木從起苗離土到栽植入土的時間最多不超過7d,栽苗途中注意遮陰,防止待栽苗木暴曬。營養袋苗,栽前要撕破營養袋底部,闊葉樹苗要剪掉4/5的樹葉,栽植時要求做到苗木端正、根系舒展、分層填土、提苗踩實(使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分層培土踩緊,最后覆上虛土、回土呈泡粑型(但不能高于苗木根基部)。提倡用1~2年生苗造林。
3.6 及時、細心補植
受極端氣候影響,現在是造林容易成活難,造林也并非一次就能成功,所以,造林后前3年春季應持續加強對造林地的補植,確保造林成活率達到95%。補植應及時細心,全面到位,不得漏補缺窩,同時注意補植質量。
4、結語
在造林活動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林業資源的質量,而在造林的過程中要經過很多的環節,所以在這一過程中也應該尊重自然,尊重科學規律,對影響造林質量的每一個環節都予以嚴格的控制,對造林的季節和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都要予以詳細的了解和掌握,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造林的質量和水平,從而也促進了我國營林工作的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志琪.談提高造林質量的各項具體措施[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3(12)
[2]陳文山.談如何提高造林質量[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3(07)
[3]劉立才,孫成明,胡景容.日本落葉松育苗及造林技術[J].四川林業科技.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