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下的世界,隨著電子科技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一些方面展示了強大的力量,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重要引擎。在全社會信息化的背景下,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一方面迎來了重要的機遇,另一方面面對著不少的挑戰。機遇是公安機關可以通過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網絡更好的開展各項工作,挑戰是國內外的敵對分子和不法分子也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犯罪,公安機關在維護治安,打擊犯罪方面面對的新情況也月越多,在這種背景下,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只有走到信息技術發展的最前沿,才能充分的利用機遇從容面對挑戰。
關鍵詞:公安;網絡;建設;問題
結合當下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我國各地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工作進行全面的測評和研究,找出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重要問題和差距,促進公安系統網絡信息化發展的快速進行是本文的最終目的。通過測評,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中存在如下的問題
一、民警對公安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公安網絡信息建設能以準確性,前瞻性和實用性給案件偵破工作帶來方便,但是由于受到傳統工作方式的影響,部分民警在思想上無法認識到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在一些地方甚至公安部門領導對信息化建設也存在著不少偏差,認為公安網絡建設只是技術員的事情,自己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由于無法用“大信息”去指導“小任務”,使得原本警力不足的困局進一步加深。近幾年公安部將“全面加強公安警務信息化建設,全面提高公安工作現代化水平”作為今后工作的重心之一說明了隨著社會發展在基層公安機構中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部門民警在認識上存在誤區,對公安網絡信息化的基礎建設認識不足,認為只是空口號,走過場,仍然用傳統的思維去指導這項工作,對于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側重于行政管理造成信息不準等各種現象。
二、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中民警操作技能不達標
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的專業化人才,但是在目前我國公安系統現有的人才結構中可以看到,由于招聘范圍主要是復原轉業軍人,錄用的公務員等,而針對公安系統專業性和技術性人才的招聘則相對偏少。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公安民警出現了自身業務素質跟不上時代發展要求的現象。通過測評研究發現,目前雖然公安系統大力開展了計算機知識培訓,但是在部分基層公安隊伍中真正擁有較高水平的人員偏少,既能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又精通公安管理業務的復合型人才更是稀缺。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公安系統中,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軟件程序技術的人員大多是信息通訊部門的技術員,這些技術員也僅僅只會操作和運用管理軟件,對于更深層次的要求卻無法達到。總體來講,目前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一方面應該全面提高民警的計算機運用水平,另一方面公安部門應該注重對計算機業務和公安業務“雙精”的復興個和人才的招聘和培養。
三、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中民警實戰應用水平底下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要求民警能夠不斷的適應動態化的社會環境,在現階段雖然各地也建立了相對完備的信息網絡,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對公安網絡信息化為現實斗爭利器的功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的實現。警務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基本要求,警務信息化是站在基礎信息高度共享并且準確完整的基礎之上的,但是根據目前情況來看,這一點遠遠沒有達到,具體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基層的源頭信息在采集上出現了不全面和不準確的現象,造成警務信息的掌控不夠及時,比如說一些基層公安機構為了應付人口信息照片錄入任務,居然弄虛作假,甚至將一張照片多次錄入,形成虛假信息,在信息化中由于準確性不足難以發揮實戰作用。第二是各部門的警種在相互配合中出現了不協調現象,情報信息零碎化無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公安網絡的信息化建設中,由于各地的警種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歸口管理體系統,所以信息雖然采集,但是無法得到合理的利用,這主要因為各地公安系統的信息沒有統一的歸口。比如說在網上能夠看到外地公安機關的信息庫,但是由于不知道用戶名和口令無法進入,從而無法實現信息的高度共享。第三是信息研判能力差,各地的公安機關很多沒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研判制度,更是沒有培養專業化的信息研判人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安網絡信息化的實戰作用。
四、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中網絡安全防范不足
公安部門網絡機構建立之后,必須對網絡安全進行高度管理,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犯罪分子利用網絡入侵的手段實施犯罪行為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公安機構網絡信息化的目的在于為打擊犯罪提供便捷高效的工具,但是如果網絡安全防范不足,很可能成為犯罪分子的犯罪切入點。目前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中關于網絡安全問題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就是網絡安全基礎相對薄弱,現在的計算機網絡在建設之初往往對安全問題不夠重視,即使做了考慮,也只是放在了物理安全層面。在公安網絡上普遍采取的是TCP/IP協議,由于在建設之初就沒有將安全問題進行全面考慮,帶來了很多的安全隱患。在開放性的資源之中,由于采取的是加密和身份鑒別再加上存取控制等一些手段,這些方式在面對高科技網絡人才的攻擊之下幾乎沒有太大的防護作用。面對這種威脅,公安機關必須采取嚴厲的措施保障整個信息網絡的安全,加強信息防護技術,確保重要安全信息不被泄漏。目前,我們面對的現實就是隨著公安系統對網絡信息資源依賴程度的加強,今后設計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暴漏在網上的幾率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在未來的信息化建設中對這種情況應該做好充分的預見。第二是公安網絡安全防范的意識淡薄,當下,公安網絡信息系統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威脅,高科技犯罪的現象日益突出,但是在很多公安機關仍然認識不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只是注重信息系統的基礎建設,關心的是多少單位已經開始聯網,有多少電腦開始聯網,卻對信息安全方面不夠重視,甚至出現了很多因為公安網操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產生違規現象,比如說許多電腦在沒有物理隔離的情況下既連內網,有連外網,出現一機兩用的現象,導致公安系統內部網絡的安全面臨嚴重的安全隱患。第三,公安網絡安全防范監管措施不足,在目前,公安系統仍然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機制,再加上法律法規體制還不夠完善,無法對當前的網絡依法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撐。在具體表現方面,首先是安全等級制度不嚴謹,出現了不少漏洞,涉密信息的安全等級管理上無法體現出科學性和嚴謹性,經常出現能管但管不好的現象。在這樣的環境下,公安系統的重大泄密事件時有發生,給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帶來了不少阻力。第四是公安網絡安全防護的技術保障不足,在公安系統中,公安業務數據庫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資源,同時也是公安工作的敏感信息,需要進行嚴密的保護,但是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有很多地方的數據庫在用戶名和口令管理上并不到位,這種缺乏嚴密的管理方式如果持續下去,將會出現無密可保的局面,這樣一來,信息網絡建設將無險可守。
五、結束語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是對當下我國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情況做一個簡單的測評研究,通過調查筆者發現雖然國家公安部對于網絡信息化的建設極為重視,但是由于受到傳統工作方式等原因的影響,我國的公安網絡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并不盡如人意,暴露出不少的問題,筆者將這些問題總結出來,目的就是給正在建設的公安網絡信息化工程提供參考,使其工作更加有針對性。
參考文獻:
[1] 張克生.國家決策:機制與輿情[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 版社,2004.
[2] 劉毅.網絡言論傳播與民眾輿情表達[J].電影評介,2004,(14).
[3] 李旭輝.河南省公安機關網絡輿情應對能力研究[J].科技信息,2011:(35).
[4] 王來華.論網絡輿情與輿論的轉換及其影響[J].天津社會科學,2008,(4):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