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釣魚,多數地方要持證。這釣魚證二十幾塊錢,在沃爾瑪賣釣魚竿的地方就可以臨時辦。但是有些湖屬于城市,城市還規定你得另外辦證。而城市下面一些公園,你進去要買票,比如我們這里的阿卡迪亞公園。最壞的情況,是你去一個公園里釣魚,得“三證齊全”。在美國過日子,就得忍受這種復雜化,別以為這里是個小地方就可以亂來胡來。
不過我聽到的一個說法,是釣烏龜和鱉不用辦證,美國的鱉和烏龜還很多,我沒聽說有什么美國人吃過。烏龜在美國多當寵物養,就跟狗一樣。我估計吃烏龜吃鱉,他們會視同吃狗,我也沒看到哪家中國人吃烏龜和鱉。
可能是因為不用辦證,釣的人卻總是有。老兵紀念日那一天,我兒子去朋友家玩,那個小區一美國小伙子,釣了八只烏龜。他自己留了些,別的送人。一群中國小孩圍著討要。也不知他是用抓鬮還是什么辦法,送了兩只給中國小朋友。我兒子幸運地分到了一只,拿回家當寵物。
我把烏龜放到池子里。我們池子里有幾條錦鯉,還有一條金魚。這只老龜一下水,就游得很歡,一群魚圍過來,烏龜的頭一擺,魚全嚇跑了。我也不知道這池子是否適合它,于是又給撈出來,放石頭上,誰知道這龜就好比跨欄一樣,嘩啦啦從上面石頭上跳到下面石頭上,然后撲騰一聲跳進水里。后來它自己也爬上來,又跳下去。我們饒有興趣地看烏龜跳水。
可惜好景不長,一天過去,發覺烏龜不見了,我和兒子打著手電筒到處找都找不著。我想我的池子很淺很適合它啊,又沒有人來釣,用兒子的話來說,簡直是烏龜的天堂。不知為什么它放棄了優厚待遇,毅然回國了。
我們有些不舍,可是也沒有辦法。我兒子次日還在電腦上畫了一只烏龜,寫著:“我永遠會懷念你。”小動物有時候能把孩子內心的良善激發出來。
可是又過了一天,晚上出去看,發覺那龜又回來了,在水里愉快地游著。我們大喜。它喜歡待的一個角落,魚也不去,就這樣大家開始相安無事。我不知道這只浪子一般的烏龜,出走的那一天是怎么想的,最終它又回來了,這究竟是一種本能,還是一種深思熟慮的選擇?
這些動物,越來越讓我感覺萬物有靈且美。過去我覺得養寵物是閑著沒事干,我越來越發現,動物給人帶來的失望和傷害,遠不及我們人類彼此之間。每一個牽著狗在外面散步的人,都有一個曾經嚴重受傷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