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我吃了你的就得嘴軟, 錢算什么東西?
最近偶遇原在電視臺工作的女同事,很讓我崩潰。原來是條女漢子,現在居然變成了個怨婦,不停地嘮叨她的老公,說他吃軟飯吃得油光水滑的,可她因為風里來雨里去地掙錢養家,看上去老了5歲。
問她為什么要讓老公吃軟飯,說是3年前她收入不錯的時候,老公自比中國的比爾·蓋茨,想閉關研究源代碼,答應發達之后,去歐洲給她買個莊園。“也別幾室幾廳,或者什么別墅了,那都太小,我給你買古堡和莊園,把你那些狐朋狗黨全部喊來一起住,我替你養著他們!”聽得她心花怒放,當即熱血沸騰地說:“趕緊辭職,我養你!”
掙錢太辛苦,而且一個人掙兩個人花壓力很大,同事現在心不甘情不愿。她老公很聰明,老給她舉姜子牙的例子,說姜子牙70歲發達,他才45歲,要她耐心等他。她說,姜子牙幾千年也就出那么一個,我就甭等了吧。再說了,70歲發達了也是奔死而去,牙也掉了,皮也松了,吃嘛嘛不香,干嘛都干不動,賺一堆的鈔票干嗎?墳頭上燒哇?
同事抱怨怎么遇上這么一個好逸惡勞的沒出息的主,其實我倒不以為然。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吃軟飯就未必沒出息,只是不擅長營生而已。否則,像我們偉大的作家巴爾扎克的有些行徑,豈不是要為人所不齒?他老人家在吃軟飯上屬于主動出擊型,22歲就有鴻鵠之志,希望傍上一位富婆,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看看周遭,是否能幫我物色個有筆財富的寡婦……”
巴爾扎克最后求包養成功,找到了有錢的韓斯迦伯爵夫人。盧梭據說也是自我推薦成功。柴可夫斯基相對來說比較含蓄,屬于守株待兔型。在他陷入生活和債務危機時,梅克夫人出現了,音樂家沒了后顧之憂,完成了第四交響曲的創作。
我研究了古往今來吃軟飯成功的案例,發現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女方具有相當的財富,或者來錢快。如果掙錢累得直喘氣兒,這軟飯就吃不安生;二、被養的人得具有從容的心態和沒心沒肺的精神。別以為我吃了你的就得嘴軟,錢算什么東西?我愿意被你養那是看得起你!等我出頭之日你看吧,我光芒萬丈,我亮瞎你的眼睛!
能將軟飯吃成功的男人,柳永是一個,他從來不工作,靠妓女們養著。李安也是,他的太太是個富婆,他軟飯吃了8年。令我不齒的是姜子牙,老婆沒耐心等他發跡,走了,他一直耿耿于懷,在老婆死后,將她封為掃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