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二十幾歲的人,年夜飯如果沒有親戚的小孩在場,是很可怕的。
我們家,虧得表哥人生完滿,有個六歲兒子。一入座,小男孩向我跑來,于是,大部分時間,這小家伙就猴子一樣掛我肩膀上了。
大家看得哈哈大笑,我倆就成為全桌人邊吃飯邊看的“春晚節目”,長輩們彼此敬酒,不時說俏皮話惹惹小家伙。吃完這頓飯,我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做街頭耍猴的流浪漢不容易。
但還是慶幸肩膀掛了他,減少不必要的痛苦拷問,尤其對于我這樣要什么沒什么的女青年。春節不在于大家一起吃飯,而是一場剝皮刮肉的年度總結,以及風卷殘云式的使命指點。
到了一定年紀,經受人類文明洗禮后,你將和大人們端坐一起,逐年領略生命不息、追問不止的蘇格拉底精神:還在讀書的,準備報什么學校讀什么專業將來想干什么?畢了業的,工作找到了嗎待遇怎么樣周圍同事好不好?找到工作的,年紀不小了有對象了嗎改天帶你相親吧準備什么時候結婚?結了婚的,什么時候買車子房子啊在幾環呀全裝修的嗎小區保安好不好附近有學校醫院嗎什么時候要孩子?有了孩子的,保姆請的是本地人嗎乳牙長出來了嗎去哪所學校市重點還是區重點鋼琴老師找到了嗎……
相比家庭事業雙擁的成功人士,無業單身的小年輕簡直是長輩碗里的紅燒肉,是年夜飯人生情景劇的素材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