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葡萄酒產業的規模化和大發展是必然趨勢,近幾年葡萄酒在市場、渠道和消費者的變革中不斷地創新,不斷地調整,不斷地完善體系;在困境中絕地逢生,經歷過奢華也走得過潦倒,踏過了千山萬水的阻礙,也闖出了那片屬于自己的天地。這一路走來,中國葡萄酒的見證人,歡笑著,哭泣著,都堅定地笑著摸爬過來了;質疑聲,嘲笑聲,也輝煌過,但一切都過去了,唯有崛起和重生才是最光明的路徑,現在的崛起是過往的延續,今天的重生是為了嶄新的明天!
現在,中國葡萄酒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了至關重要的聯動產業鏈條,無論是葡萄酒行業從業者,還是行業媒體人都講了太多的“行業調整和變革”,但實際上真正的變革和調整并不只是說說而已,最重要的還是要付諸于行動,勇敢地嘗試各種適合自己的渠道、營銷方式以及推廣模式,探索未來國內葡萄酒的發展空間和新的道路。
十大產區的劃分
國內葡萄酒產區的概念隨著中國葡萄酒行業的迅猛發展日益鮮明起來,并且初步形成了具有獨自特色化的地域特點。中國葡萄酒產業是一個小產業,但也是發展潛力巨大的行業,它占據幾百億左右的市場總量,相對于白酒數千億市場來說雖然相差甚遠,但是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葡萄酒知識的普及以及新媒體的推波助瀾,未來中國葡萄酒必將會出現暴發性增長。那么,當然是要從根上說起,從國內十大葡萄酒產區說起,直到現在雖然沒有十分準確并且嚴格的劃分和界定國內葡萄酒產區的具體稱謂,但國內已經形成了大家比較公認的葡萄酒產區,并隨著發展各大產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差異性特點。
目前,國內相對比較成熟的葡萄酒產區包括:東北產區、膠東半島產區、華北產區(沙城和昌黎)、渤海灣產區、清徐產區、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甘肅武威產區、新疆產區(吐魯番、石河子、庫爾勒)、云南彌勒產區、黃河故道產區等十大產區。在中國的主要葡萄酒產區以外,在全國還零星分布著很多釀酒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生產基地,例如房山產區,四川的小金、茂縣、九寨溝,廣西永福、羅城、都安、內蒙的烏海、內蒙古阿拉善、開魯、烏蘭布和沙漠、陜西戶縣、丹鳳、榆林、渭北,湖北的黃陂,湖南的澧縣等,這些產地遍布在祖國大地的各個角落,每一棵葡萄樹都是這個產區不可分割的“成員”,就像整個葡萄酒行業一樣,具有不可磨滅的行業價值和發展意義。
產區特點和代表酒莊
1. 東北產區:
由于這里冬季寒冷,土壤為黑鈣土,較肥沃.在冬季寒冷條件下,歐洲葡萄品種不能生存,而野生的山葡萄因抗寒力極強,已成為這里栽培的主要品種。當然也隨之形成了比較特殊的葡萄酒、白酒、烈酒的特殊產區。
代表酒莊:通化酒業、通葡股份、長白山酒業
2. 膠東半島產區:
包括山東半島北部丘陵和大澤山。這里三面環海,氣候良好,四季分明,由于受海洋的影響,與同緯度的內陸相比,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膠東半島地區的主要氣候特點:在溫度方面,半島西部高于東部,北部高于南部,沿海高于內陸,其中萊州、平度、蓬萊、龍口是高溫區,年平均氣溫12.0-12.6℃;降水量在東部地區較多,西部的大澤山、萊州、龍口、招遠、蓬萊的降水量較小,在676.4mm左右。日照量從半島東部沿海向西北丘陵山地呈遞減狀態,西北的大澤山、龍口、蓬萊等地多達2834.43小時。這里的霞多麗,貴人香,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珠,梅鹿輒、佳利釀,白玉霓等葡萄,都是非常出色的品種。
代表酒莊:中糧君頂酒莊、國賓酒莊、瑞楓奧塞斯酒莊、蘇各蘭酒莊、華東騎士酒莊
3. 華北產區:
整個華北產區包括昌黎產區和沙城產區,昌黎位于北緯39度25分至47分,地處河北省東北部。屬東部季風區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降雨量、晝夜溫差、無霜期等都與法國的葡萄酒產地波爾多極為相近,它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南挾灤河,受山海河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區域性特點。土壤為礫石和沙質地,葡萄的含糖量高,掛果時間長,采收期較遲,適宜“赤霞珠”、“梅鹿輒”等釀酒葡萄的栽培。
沙城產區包括宣化,涿鹿,懷來,這里地處長城以北,光照充足,熱量適中。土壤為褐土,質地偏沙,多丘陵山地,十分適于葡萄的生長。龍眼和牛奶葡萄是這里的特產,近年來已推廣赤霞珠、梅鹿輒等世界釀酒名種。
代表酒莊:華夏長城酒莊、茅臺酒莊、夏都酒莊、朗格斯酒莊、詩伯軒酒莊、地王酒莊、丘比特酒莊、三組帝都酒莊、容辰莊園、譽龍莊園、桑干酒莊、葉濃酒堡、桑園酒莊以及龍珠酒莊。
4. 渤海灣產區:
受海洋的影響,氣候變化穩定,熱量豐富,雨量適中,土壤適宜,自然條件優越,是我國優秀的釀酒葡萄產地。主要品種有:霞多麗,貴人香,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珠,梅樂,佳麗釀和白玉霓等。濱海氣候有利于色澤及香氣形成,玫瑰香品質最為突出。這里的土質為稍黏重的濱海鹽堿土壤,礦質營養豐富,有利于香氣色澤形成。
代表酒莊:華東酒莊,郎格斯酒莊,張裕卡斯特,王朝,華夏長城,長城金色莊園。
5. 清徐產區:
包括汾陽,榆次和清徐的翼西北山區,這里氣候溫涼,光照充足,年活動積溫3000—3500℃,降水量445mm,土壤為砂壤土,含礫石。葡萄栽培在山區,著色極深。清徐的龍眼是當地的特產。
代表酒莊:怡園酒莊
6. 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
包括沿賀蘭山東麓廣闊的沖積平原,這里天氣干旱,晝夜溫差大;土壤為沙壤土,含礫石,土層30—100mm。這里是西北新開發的最大的釀酒葡萄基地,主栽世界釀酒品種赤霞珠、梅鹿輒。
代表酒莊:巴格斯酒莊、銀色高地酒莊、賀蘭晴雪酒莊、西夏王酒莊、類人首酒莊等。
7. 甘肅武威產區:
這個產區氣候冷涼干燥,由于熱量不足,冬季寒冷,適于早中熟葡萄品種的生長,近年來已發展梅鹿輒,黑品諾,夏多麗等品種已大面積推廣,這里的葡萄酒已經成為西北地區的重要產業。
主要酒莊:莫高、祁連、國風、皇臺、蘇武山。
8. 新疆產區:
這個產區是一個非常廣大但卻很有地域特色的酒莊,包括吐魯番、石河子和庫爾勒產地,這里是我們無核白葡萄生產基地.現在這里成功試種了赤霞珠,梅樂,品麗珠,歌海娜,西拉等品種。雖然葡萄糖度高,但酸度低,香味不足,干酒品質欠佳,而生產的甜葡萄酒具有西域特色,品質尚好。
代表酒莊:鄉都酒莊、天塞酒莊
9. 云南彌勒產區:
這是我國最具特色的葡萄酒產區, 土壤多為紅壤和棕壤,歐美雜種釀酒葡萄--玫瑰蜜種植最多的一個特殊產區.主要品種有:玫瑰蜜,赤霞珠,梅樂 。
代表酒莊:云南紅,香格里拉
10. 黃河故道產區:
包括黃河故道的安徽蕭縣,河南蘭考、民權等縣,這里氣候偏熱,降雨集中在夏季,因此葡萄旺長,病害嚴重,品質低。近年來一些葡萄酒廠新開發的釀酒基地,通過引進赤霞珠等晚熟品種,改進栽培技術,基本控制了病害的流行,葡萄品質有望獲得改善。
代表酒莊:熙園酒莊
產區“新動力”
中國葡萄酒產區的“牛掰”是生產釀造優質葡萄酒的前提。展望未來,我國葡萄酒行業發展前景“春光漸泄”,中國將成為新舊世界混合體的葡萄酒世界第三極,頂級名莊酒持續升溫,中低檔酒數量空前膨脹,期酒及收藏投資熱帶動配套服務,中國葡萄酒的競爭將是原料的競爭,尤其是在葡萄酒的新世界,葡萄酒旅游也不斷升溫,成為擴大葡萄酒的影響范圍,推廣葡萄酒文化的一種有效手段。各方面綜合起來講,國內葡萄酒產區充滿了新動力、新希望。
葡萄酒業的規模化和大發展是近百年來的事情,現在葡萄酒業已遍布全球五大洲,葡萄酒的生產大國也不再局限于西歐國家,在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亞洲也崛起了一些葡萄酒生產大國。伴隨著中國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別是中產階層的發展壯大,中國葡萄酒的消費量也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趨勢,在酒類消費中的比例已不斷的提高。
從2005的萬眾矚目到現在,經歷了高潮和低谷,中國葡萄酒產業經濟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局面,葡萄酒市場容量不斷增加,市場需求日益擴大,葡萄酒市場環境和競爭的秩序得到進一步的規范。特別是葡萄酒高端市場異軍突起,有力地拉動了葡萄酒生產與消費穩定增長,改善了葡萄酒市場結構和消費結構,有力地促進了中國葡萄酒產業的結構升級,行業和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到2007年,中國葡萄酒行業體現出了原料采購基地化、產品生產差異化、營銷手段多樣化、品牌塑造高端化的運行特點。近兩年,雖然酒行業整體遇到了“寒冬”,但是中國的葡萄酒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未來幾年,葡萄酒行業將處于高速增長期,當然與國內葡萄酒產區的日益擴大和成熟,以及葡萄酒從業人員的不斷努力息息相關。
正是因為產區的壯大和成熟才成為國內葡萄酒不斷向前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