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文化日漸式微的年代,劉子微作為武漢京劇院院長,作為舞臺上風華絕代的名伶,以“二度梅”的戲劇表演最高獎,將漢派文化的藝術呈現推向最高點。
所謂二度梅,就是第二次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全國獲此殊榮的京劇演員僅八位,而劉子微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拿到這個獎項我用了八年的時間,作為一名京劇演員,我真的不敢想象。激動、感慨、感恩……各種情緒都有,甚至不知道如何用語言表達。這個獎項是屬于大家的?!?/p>
著名戲劇導演藝術家張曼君評價她說:“劉子微是一個‘新奇特’的人物,‘新’者,是開創;‘奇’者,是另類;‘特’者,是獨行?!睋闷鹑绱嗽u價的劉子微,背后所付出汗水心酸自然不可輕言。就像張曼君老師所言:“強度、力度、難度幾乎全壓在她身上,忍著傷痛,擔著事務,也知道她僅有的幾次提前下班是因為忍受力到了幾近崩潰的邊緣?!庇H近的導演,近旁的同事尚且不忍,可想當事人的辛苦只會更甚。
戲中劉子微的戲份非常吃重,需要她不斷的轉換不同的年齡、身份、心境,唱、念、做、舞一應俱全。尤其《水上燈》中她所扮演的是漢劇名伶,在這場戲中戲的表演中,對她京劇、漢劇演唱的要求一樣高。而劉子微的母親就是一名漢劇演員,從小在漢劇院中長大的她受到良好的熏陶。為了演好楊水滴這個人物,劉子微特意請胡和顏老師給她說唱,在她的悉心學習體味下,才有了《水上燈》這出戲京、漢融合,京劇人演漢劇人的獨特風味。
劉子微說,“也許我們的藝術實力不是第一,那就抓住自己的特點,做舞臺上的唯一。”就這一句唯一,僅論《水上燈》一戲,就面臨著幾重挑戰。除了上文所言京劇和漢劇的融合,從小說改編戲劇,成功的例子極少,如同再創作,最終采用“倒敘”的驚險結構。開場即從戲的高潮導入,引入矛盾沖突點,著實為極大難題,但最終都被劉子微的團隊克服了。
喜歡在藝術道路上另辟蹊徑的劉子微,一路走來,最終以“二度梅”的榮譽加冕了所有的辛勞和汗水。自2005年首度獲得梅花獎起,至今第二次獲得梅花獎,劉子微一路尋求突破,將武漢這座城市的文化積淀以戲曲形式表達出來,推向全國,她謙虛地說:“我會繼續演戲,演武漢的戲,希望我的作品能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