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這是熊心怡經常說的一句話。
熊心怡是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的在校生。2013年下學期提前實習。她在一個電視連續劇劇組擔任場記的同時,既要抓緊時間進修外語,又要到北京舞蹈學院進修她的專業—舞蹈,還要忙著創業。在她提前實習的這半年時間里,她在北京創辦了一家文化投資公司,幾個小小的項目做完,公司目前擁有員工12人,已累計納稅12.7萬元。年前她又回到故鄉,著手創辦一家藝術培訓機構。她非常明媚地笑著對記者說:我現在就是想把一件件小事辦好,只有具有做好小事的能力,以后才能做好大事。我以前經常到武漢的一些培訓機構擔任兼職,給幼兒擔任舞蹈教師,我不僅知道小朋友們想要什么,也知道現在一些培訓機構的毛病。我會努力把我的這一個藝術培訓機構辦得不僅讓孩子們接受良好的藝術啟蒙交易,更要讓孩子們學得快樂!
我幾乎難以相信熊心怡是一個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她的性格有一點風風火火,笑容陽光燦爛,特別善解人意,特別溫柔嫵媚。記者了解到,她從小學到大學,雖然文化課成績不是很好,但是她卻經常獲得各種文藝獎項,還代表學校多次參加重要的演出活動,她還帶領她的學生在許多文化藝術比賽中獲得大獎。
“我喜歡路上的自己。”她一臉調皮地說:“我是魔蝎座,有點笨,有點傻,有時神經很大條,對朋友很珍惜,我既怕孤獨,又特別愛安靜,怎么說呢,我是那種特別能夠讓自己快樂的女孩。我想,不自尋煩惱,應該也是一種很好的習慣吧。我也經常為失敗痛苦,但是,沒有關系呀,大家都是這么長大的。風平浪靜的人生那是中年以后的追求。我還年少,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會變成光,照亮我的路。我就想讓自己每一天都過得快樂、充實。我對自己的要求其實并不高,就是要活得自食其力、自得其樂,不敢說多有意義,但一定要活得有意思。我不想靠家里人過日子。我的生活需要我自己的成功。”
熊心怡從大一就開始做兼職教師,雖然家里經濟條件相當不錯,但她就是喜歡為媽媽分擔家庭的責任,她特別喜歡孩子,喜歡和孩子打交道。她帶的很多孩子在許多比賽中得獎,她也獲得過伯樂獎等獎勵。這些社會實踐給了她許許多多的教益。她說:“在媽媽和老師面前,我永遠是孩子,但是,在孩子們的面前,我就是一個大人。這樣一種感覺不僅讓我長大,也讓我很早就懂得了什么是做人的尊嚴。其實,做一個好老師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夢。如果能夠培養出幾個有出息的學生,我就會覺得我的人生有價值。現在,我的爸爸媽媽都很寵我,物質上的東西我要什么都可以有,可是,我就是想自己掙錢,我就是覺得自己掙的錢花得有意思。我永遠也忘不了我第一次領到工資時的那樣一種感覺。那是特別開心的一種感覺。”
在我們采訪的過程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她的一位老師對她的評價:心怡這孩子,最可貴的是,她不可能對你說一句假話,只要你能夠和她平等交流,你很快就可以了解到一個極其真實的她。她一點都不好高騖遠,每一件事情她都做得認認真真。這一點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現在的孩子,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已經很少了。
在新生代創業者里,她放棄了有著雄厚資本支持的大創業,而選擇了先做小小的藝術培訓中心。她選擇了先做小事,做好了小事再做大事的路。這樣一種實實在在的想法和做法,實在是值得新生代年輕人好好想一想的。
熊心怡笑著對我說:我想用我的快樂感染我身邊的人。
一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話,未嘗不是一種很高境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