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年是1963年。出于好奇心驅使,丹麥鞋匠卡爾·突斯比希望能在制鞋領域追求更新的款式和創造更多的可能。于是,他變賣了所有家產并辭去了在哥本哈根的工作,與妻子Birte和五歲的女兒Hanni一同搬到了位于丹麥日德蘭半島的南部小鎮布雷澤布羅。在那里,他買下了一座空置的廠房,著手興建制鞋工廠。這絕對是一次明智的選擇。
起初,這家新的丹麥制鞋廠出品的鞋履,和業內其他品牌不無類似,都是些當時流行的款式。但卡爾·突斯比決心打破傳統,他是第一位提出“鞋必須遵循雙足”理念的制鞋人,正是這個理念,奠定了ECCO今后的使命。
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早期,時尚潮流瞬息萬變:某一天還是迷你裙緊身靴,第二天便換成了漆皮平底鞋,緊接著厚底鞋開始引領潮流。盡管如此,卡爾·突斯比仍堅持追尋自己的制鞋夢想,希望將舒適性、卓越品質與輕松自然的風格,融于一雙物超所值的鞋履中。起初,生產的鞋款都是以Venus命名,但由于版權沖突,卡爾·突斯比和首席設計師Ejnar Truelsen決定為品牌尋找一個新的名字。他們希望新的品牌名稱由兩個音節組成,簡單易讀,同時,他們從可口可樂的品牌標識中獲取了靈感,希望公司能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品牌標識。一開始,他們將品牌更名為Ecco’let,這個名稱一直使用到1978年,隨后便更換為如今廣為人知的ECCO。
1975年,ECCO開始在巴西生產鞋面,使ECCO成為首批在海外進行生產的丹麥企業之一。1978年,在青年才俊EjnarTruelsen的手中誕生了劃時代的ECCO經典設計。EjnarTruelsen設計的JOKE系列男、女鞋款及童鞋于1978年正式上市,一舉成為ECCO品牌的標志性鞋款。
卡爾·突斯比堅持設計創新應與生產創新并重。正因為擁有這樣的理念,ECCO在1980年購買第一臺制模機便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與之相匹配,還有一整套革命性的制鞋生產流程。至此,ECCO有能力將鞋面與鞋底模具制作流程簡化成一道簡易工序。由于使用了這一新型工藝,ECCOSOFT系列成為公司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款式,在北歐取得了優異的銷售成績,在歐洲其他區域也引發了空前的關注。之后30年,ECCO SOFT系列一直是消費者的最愛。
1985年,ECCO成為第一個將品牌名稱及標識印制在鞋底的制鞋商。正是這個舉措,將ECCO品牌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1990年代,ECCO迅速擴張,并在北美設立了自己的銷售公司。1991年,ECCO在印尼設立了制鞋工廠和皮革加工廠。如今,印尼已成為ECCO在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擁有超過5500名員工。同年,ECCO成為丹麥皇家球場指定供應商,此殊榮一般只被授予那些與丹麥皇家球場有長期杰出貿易關系的公司。作為丹麥皇家球場指定供應商,它必須擁有穩健的財政狀況,以及良好的聲譽和管理體系。
1992年,當年100萬雙的累積生產數量,為ECCO奠定了新的里程碑。從1963年到2013年的50余年間,ECCO的生產線上一共生產了超過350萬雙鞋履。
1997年,ECCO在北京燕莎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店鋪,開啟了走向中國的新篇章。
2008年,ECCO在中國設立了全新的皮革加工廠,它是世界范圍內最高能效、最現代化的皮革加工廠之一。ECCO在中國的制鞋廠和皮革加工廠擁有近4000名員工。同年,ECCO“行走風尚”慈善項目成立。一場頒獎典禮拉開了哥本哈根時裝周序幕,旨在向全世界杰出女性致敬,感謝她們為改變世界付出的努力。
2011年,ECCO全球第1000家直營零售店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購物中心開幕。至今,ECCO專賣店的足跡已遍布全球約85個國家。
2013年,ECCO MIND巧思系列在ECCO誕生50周年之際正式上市,這是對ECCO品牌創立至今所有劃時代設計和突破精神的回顧和致禮。
專訪
柯喬治George Kahwati,曾在全球多個國際性公司擔任生產營銷顧問及總經理等高級職務,特別擅長企業規劃及團隊建設。2012年至今,他被聘為ECCO亞太區區域總監,中國區總經理。近日,筆者訪問了柯喬治,對于ECCO的品牌與發展,他有著獨到的見解。
ECCO的設計風格,與同類鞋子相比有哪些獨到之處?
柯喬治:ECCO一直以來堅持設計、開發并銷售具有北歐風格的鞋履、包袋以及配件,每一件ECCO產品都采用優質的皮革原料。同時,ECCO也是世界上少數幾家完全達到資源垂直整合的公司之一,掌握著“從牛到鞋”的完整價值鏈——從皮革原料的生產,到設計研發和產品制造,每個環節都由ECCO直接監管。
ECCO設計理念體現在哪方面?
柯喬治:ECCO作為全球領先的北歐鞋履品牌,力求將舒適與風格完美結合。ECCO遵循的“鞋必須遵循雙足”設計理念,也體現著ECCO創始人卡爾·突斯比的畢生追求:成為一個真正的制鞋人。而ECCO的設計始終圍繞功能主義,外形和風格始終服從于功用,代表了北歐設計的高水平。
ECCO在中國有幾家門店?在全球范圍內共有多少家?
柯喬治:ECCO于1997年正式進駐中國,在北京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店鋪。在中國10多年間,ECCO品牌已建立起約850個銷售點。中國已經成為ECCO全球業務中最具有戰略意義、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中國的消費者已逐漸喜愛上ECCO產品的款式及其提供的舒適感受。
我們目前主要在世界三大地區開展鋪售活動,分別是北美地區、亞太地區和歐洲、中東、非洲地區。迄今為止,FCCO在中國擁有超過850個銷售點。
品牌的競爭,不但是產品的競爭,也是管理的競爭,在營造企業文化和治理團隊方面,ECCO有哪些心得?
何喬治:ECCO是一個相互尊重、充滿激情的“大家庭”。首先,我們尊重文化、尊重人,尊重信仰、自由與權力,始終提供并維護公平的機會,盡最大努力消除歧視;其次,ECCO堅決遵守國際公約、法律以及地方法規;第三,我們秉承ECCO的領導原則:理性決策、洞察力、執行力、相關性以及責任感,不斷堅持并傳承我們的品牌行為準則。
ECCO品牌對于企業責任的理解,比較側重于哪些方面?
柯喬治:在鞋履行業里,ECCO是少數能擁有自己制革廠和制鞋廠的企業。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完全控制整個流程的質量。這不僅對產品質最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對就業、環境也是至關重要的。
ECCO掌控著從最初的設計草圖到消費者在零售商店購買產品的全過程。這樣可以確保產品品質,以及對整個生產工藝負責。我可以從七個方面與你分享ECCO對企業責任的全面理解:
第一:檢查制度。我們根據自己制定的產品標準,從全球范圍內遴選優秀的供應商。我們對所有供應商視同仁,同時,會定期審核供應商的行為。
第二:拒雇童工。ECCO在全球的工廠均不雇用18歲以下的人員。
第三:沒有剝削。ECCO不會要求任何員工過長時間工作。員工任何形式的加班,ECCO都支付其應有的報酬。由此,ECCO在全球榮獲過多個獎項,諸如最佳雇主獎、最優工作環境獎以及健康、安全、環保方面的其他獎項。
第四:無有害化學物質。所有原材料都經過了化學測試,以確保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以及非常嚴格的ECCC自身標準。我們的產品絕不含有對人或環境有害的化學物質。
第五:堅持環保投資。我們不斷加大對環保項目的投資,諸如污水處理、沼氣、再利用資源以及新能源等:以減少我們對環境的影響。我們的制革廠擁有業界最先進的污水處理廠。
第六:使用再生能源。比如我們在泰國的制革廠,就安裝了最大的太陽能熱力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將太陽能轉換成熱水。
第七:社區建設。ECCO在當地社區建設上有著悠久的傳統,我們經常會贊助一些社區活動,資助并促進當地教育。
2014年ECCO有什么新動作?
柯喬治:首先,我們希望能繼續提升ECCO在中國市場的地位,鼓勵更多消費者體驗ECCO帶來的舒適與風尚。我們將繼續通過多渠道、全方位的分銷模式,來提升市場份額;其次,我們希望在亞太地區擁有更多的ECCO品牌店鋪。對于亞太市場發展,我們也做了完善的規劃,將擴大諸如韓國、印尼、越南及菲律賓等新興市場的業務,提升亞太地區的整體份額。
能否介紹一下你的個人經歷?
柯喬治:我出生在非洲并在那里長大,高中畢業后我進入大學,開始了醫科學習,畢業以后進入了商業領域,開始了一段奇妙的人生旅行。你可以將我的經歷總結為“穿梭了許多國家的一場既真實又具實際意義的旅行”。到目前為止,我去過76個國家!我了解并學習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包括不同的商業特色以及行為特性。這些經歷以及知識,是學校里無法學到的。
中國是一個令人驚奇的國家,我希望能在中國繼續自己永恒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