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這個詞算是目前最流行的最有力的用來鄙視別人的詞了吧。和過去不一樣的是,你想看不起誰,無論是他的穿衣打扮、言行舉止,還是他為人處世方面,都不用再費心地去想什么侮辱性貶損性詞匯,只要搖搖頭,冷淡地說一句“他太low了”,立刻體內會分泌一種高大上的物質,讓自己感覺好得不得了,儼然上帝視角俯視了一下世界,特別恨鐵不成鋼。
看這個詞就知道,這年頭大家站隊都是臺階狀分布的,看不慣的東西,干脆就低一個階層,特別粗暴地把人踩到了腳底下,簡直不配相提并論。判斷標準還特別多,比如我出門商務艙加五星酒店,就覺得你窮游世界每天都在想辦法蹭車蹭飯逃票特別low,而你每天騎車出行用手絹,也會覺得開車出門還朝車窗外扔東西的有錢人特別low。從精神到物質,從做事到做人,誰都可以說一句“這個low貨”,然后互相拉黑,一輩子不和對方往來。
老實說,我也覺得low這個詞本身就挺low的,但有時候,照樣忍不住脫口而出“太low了太low了”。一個詞之所以能流行,一定投合大眾潛意識,并且非常簡練精準地描述了某種狀態,卻又拒絕詮釋:比如說到底什么是low。是單純的沒錢嗎?是特別不自信然后諂媚跪舔嗎?是做事情小氣導致的格局不大嗎?是沒有素質嗎?都對都不對,俯拾即是的理由被廣泛應用。所以我覺得有必要討論一下,起碼人生苦短,必須昂揚,珍愛生命,遠離low逼,才是所謂“越來越好”,沒有人想越來越低低到塵埃里,跟世界談戀愛很辛苦的。
沒禮貌沒素質low不low?毫無疑問是的。雖然有人言之鑿鑿,說那是“中產階級的虛偽”,可這年頭已經不是靠“我就是這真性情”能行走天下的了。張嘴都是臟話,說自己是真性情;隨地大小便,說自己是真性情;在餐廳在候機室在一切公共場所高聲嗷嗷,說自己是真性情。更別說亂丟垃圾,粗暴對待服務生等。言行舉止和自己讀過的書、受過的教育、在社會上的位置特別不匹配,無論多有錢學歷多高,都會被人冷冷斜視說一聲low吧。
以上是表象,還有很多特質,一旦出現,就會被劃入這一行列。比如,愛占小便宜。很多人的粗淺理解是,我買的東西貴,你的東西便宜,你比我low,另一些人認為,我的東西雖然便宜但有品位,你那是暴發戶品位,所以其實你比我low。我倒是覺得,這完全不取決于價格,甚至價值也不代表什么,唯獨一顆愛占小便宜的心才是low到地久天長。這我們也見多了,去公園逃票的,和朋友吃飯逃單的,只顧眼前蠅頭小利根本不考慮長遠的。因為愛占小便宜,所以視野只有眼前這一點點,只看到腳下,完全不知道山的高和天的高。那不是low是什么啊。
說起來,還有有趣現象。去公園逃票就逃票吧,非要說是因為有關單位太暴利;沒有公德吧,就說因為大家都是那么干的;賺錢不多吧,一定認為是體制問題;最喜歡掛在嘴邊的,是“這個社會怎么了”……
所以,low貨的一個共同特征是,自己是無辜的,一切問題都是別人的、體制的、社會的。有了這個萬能借口,一切懶惰、不負責任都是可以原諒的,于是,就一直憤憤不平別人為什么那么命好,而自己總是時運不濟?;旧希瓷线@條,就算晚期low癌,沒什么太多治愈可能了。
其實,最重要的是,low是因為站的位置低,所以就看得不夠遠。很多時候,會因為經驗和閱歷不夠,所以目光短淺,所以見識狹隘。對自己的生活之外的生活方式,對自己思維方式之外的思維方式,都不能理解,于是排斥。也就是所謂的井底之蛙,所謂的一葉障目。
他們不承認世界的多樣性,希望大家都按一種主流而安全的方式生活;他們不懂人性的灰色地帶,往往非黑即白;他們不懂求同存異,如果你不贊同我我就要消滅你。舉個例子,他們是羞辱你還不結婚生子的大媽,他們是辯論不了兩句就破口大罵的網友,他們是提到偶像今兒穿得不好看就瘋狂人肉你的粉絲,他們是動不動就覺得其他人low的那些人。
而最奇妙的是,low和high隨時轉換,就好像NB和SB的隨時轉換一樣。所以說,懷著謙卑而踏實的心生活,總歸是沒大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