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好的導入可以為課堂教學畫龍點睛,使課堂引人入勝、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構建精彩課堂導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探討:課堂導入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情況,所學習的內容等情況,采取情境導入、故事導入、案例分析、復習舊知識導入等。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堂導入;導入藝術;探究策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次精彩的演講要有引人入勝的開場,一篇文章要有扣人心弦的序篇。在課堂教學中也是如此,一節課也要有好的導入。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為一節課的開始,學生的注意力是否能夠集中;學生對課堂學習是不是有興趣;學生對本節課教學目標能不能熟知、了解;師生之間溝通是否融洽等很多因素。很多時候都取決于課堂導入是否恰當精彩,是否能緊緊吸引住學生。好的課堂導入猶如一把鑰匙,開啟學生的心靈。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往往容易忽略導入新課的重要性,認為導入無關緊要,經常平鋪直敘地進行課堂教學,結果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課堂中學生缺少好奇心,無精打采,缺少積極性,課堂效率很低。
課堂教學活動中怎樣才能有效導入新課,提高課堂效能。在設計導入新課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在課堂導入設計時要把握以下原則
1.導入設計要緊扣教學目標
導入內容與所學知識聯系少,或者內容與所要學習的內容無關,容易使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時遠離授課方向,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不明確。教師在設計導入內容時,要緊扣所要傳授知識的教學目標。課堂導入要有明確的指向性、目的性。
2.導入設計選取材料內容要新穎
不同學習內容不能千篇一律,導入內容的選取要與課程內容有一定關聯,并且根據思想品德學科的特點,教學內容要和時代特點相結合。內容的選取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發育特點,學生也比較感興趣的材料,在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鮮故事、熱點問題引入教學才會給學生新鮮感、新奇感。材料越新穎,越是學生關心的事,學生的參與熱情越高。
如果教師選取的材料和學生的距離太遠,比較冷僻,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趣,也容易缺少學習的熱情。
3.導課設計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
教師在設計導入內容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學生的身心發育情況,不能脫離學情。教師選取學生感興趣、學生愿意接受的知識,學生會更主動去學習。
4.導課要體現激發興趣的原則,導入語要簡單明了
教師通過有趣的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
導入內容在選取的時候要精簡扼要,不能太過冗長,內容太多往往會讓學生覺得沒興趣,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學生對教師所說的內容也不容易理解記憶。內容簡要既能突出重點,也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二、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設計時從采取的方法和導入設計進行了探討
1.直接導入法
所謂直接導入就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就直接闡明本節課的主題、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迅速了解本節課的學習目的的一種教學導入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簡明扼要,直接進入主題,能夠節省很多時間。但是有時候往往不能很快地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在選取直接導入這種方法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同時在使用這種方法時也需要根據所學的內容來進行。
2.音樂導入法
音樂導入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播放和本節課內容相關的樂曲或者歌曲,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去思考、激起學生情感共鳴的一種導入方法。例如,在學習八年級思想品德《孝敬父母》這一課時,教師在課堂開始播放了劉一禎演唱的歌曲《孝敬父母》。在悅耳的音樂聲中,學生聽得眼睛濕潤,眼眶里噙著淚水,有的學生不適用紙巾擦拭著眼睛。看到這樣的情景,教師提出了問題:
(1)聽完這首歌,你的感受是什么?
(2)聽完這首歌,你最想和父母說些什么?
學生在音樂中很容易感受到父母的深深愛,感受到父母的艱辛。學生很容易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音樂導入這種方法很容易創設一種情境:優美的音樂,感人的歌詞,促進師生之間感情溝通融洽。
3.復習舊知導入法
復習舊知法是指教師在課堂開始,復習和本節課學習內容相關的知識,這些內容可以是上節課學習的知識,也可以是很久前學習過的知識。這種方法不僅能引導學生回憶舊知識,加深學生對舊知識的理解記憶,也容易使學生學習了解本節課將要學習的方向、內容,容易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針對思想品德學科的特點,在復習舊知識時,內容要簡潔,所復習的知識和新課之間的聯系要密切。在進行復習舊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共同回顧。這樣既節省時間,復習舊知識的目的性也明確。
4.設疑導入法
設置疑難問題導入是指教師通過提出有難度的問題使學生產生疑問,從而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和好奇心。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能使學生被動地學習狀態轉向積極主動地學習狀態,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問題設置要有層次性,由淺入深引導學生來思考,學生會有一種探究的好奇心,想去了解,很自然過渡到新課的學習。
5.故事、案例導入法
故事、案例導入法即指通過講故事、案例的方式導入新課。故事內容可以是寓言、歷史典故、民間故事、學生熟知的社會生活故事等。由于故事、案例有很強的情節性、趣味性,而學生多數都有愛聽故事的心理,教師可根據教材的內容選取和教材內容相關的故事、案例材料等。這種方法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由課前分散的狀態轉變為很快集中課堂注意力。有趣精彩的情節容易吸引學生充滿好奇地欣賞故事,學生思考時思維活躍,有話可說,容易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
6.視頻導入法
教師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來播放一些具體生動視頻情境,通過畫面殖再現情境內容,渲染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喚起學生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情感反應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對于學生來說,學生更喜歡這樣的方式,學生更容易理解,也更感興趣。
教無定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導課的探究思考,努力構建精彩課堂,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探索。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新城實驗學校)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