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農村學生實際,教師要關愛每一位留守兒童,關愛每一位在校學生,切實加強學生心理疏導,做好幫扶學困生活動,有效開展語英、數、理、化、音、體、美等學科興趣教育,充分發揮學校資源的最大教育功能,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育人環境,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發展。
關鍵詞:關愛學生;激發興趣;潛能
我地處于黔北邊遠山區,相對經濟發展較為滯后,每年外出務工的人員及家長較多,致使留守兒童比例逐年升高,家庭教育這一環節十分薄弱。因此,家庭、學校、社會要各盡所能,關愛每一位留守兒童,關愛每一位在校學生,真正給學生創造健康快樂的育人環境,促進全體學生茁壯成長。
一、切實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絕大多數學校開設了“悄悄話信箱”“學生心理咨詢室”,認真開展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積極的教育引領作用。例如,學校德育處、班主任、學科教師針對學生心理困惑有效進行學生心理開導,尤其心理教師利用自己所學的心理知識與“真誠、同感、尊重、傾聽”等咨詢技術耐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特別是一些學校專門請了心理教育專家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專題課,師生家長感受深刻、教育深刻。但學校最好要更加深入持久地敞開“心理咨詢”大門,學生要更大膽地消除顧忌,敞開心扉,以確保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以確保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務實有效,以真誠善舉呵護每一位學生的美好心靈。
二、始終務實學困生幫扶活動
“愛是教育的源泉,愛是最好的教育。”學校教師以實際行動開展了學困生幫扶活動,對于學習困難、經濟困難、條件極為特殊的留守兒童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幫扶效果。例如,大部分教師利用周末翻越大山溝壑家訪,動員學生及時入學,慷慨解囊捐助學生;學校始終客觀公正及時發放寄宿生生活補助款,積極開展上級組織的春暉捐贈活動等;教師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利用課余給學生精心指教、耐心輔導,講人生崇高理想、人生價值觀、人生圓夢行動等,學生及家長非常滿意、心存感激。學校要更加務實“學困生”教育幫扶活動,使每一位學生投入到母校的懷抱,使學生享受到學校的優質教育,使學生分享到童年最大的快樂。
三、豐富語英數理化音體美等學科興趣教育
早在2001年間,我校曾利用下午活動課舉辦了“語英數理化音體美興趣特長班”,絕大多數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成功或滿足的快樂。當時我親眼目睹了喜人的一幕:美術教師布置學生上交一份“展覽書畫”,一位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其他方面也不盡如人意,但是通過參加課余“美術培訓班”后,只用了幾分鐘,他的吹術“孔雀鬧梅”生動形象地展現在眼前,且獲得學校“書畫展”一等獎。在學校書畫展上學生的書畫形象逼真;在學校歌詠會上學生的歌聲高亢嘹亮;在學校體育運動會上學生運籃投球靈活自如;在學校“榮譽墻”上學生語英數理化音體美等各科競賽獎狀金光閃耀。學生基本形成了健康快樂、積極進取、自律自強等個性特色。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更要充分利用課內外開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語英數理化音體美等興趣”教育指導;更要銘記美國哈默博士深刻感受:“只要全身心投入喜歡的事,就會永遠快樂”。讓學生參與快樂、分享快樂,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四、充分發揮學校資源的最大教育功能
學校圖書室、微機室、理化生物實驗室等是學生感興趣、能探究、有活力的大舞臺,是實現新課程“三維目標”的大課堂,是挖掘學生個性潛能的大賽場。尤其學生對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胸藏萬卷憑吞吐,筆有千鈞任歙張”“貧窮不讀書窮根難斷,富貴不讀書富不長久”的認識非常深刻,學生能讀到一本好書,必將終身受益,必將改變一生命運。因此,學校要盡早投入適度資金添置最需要的圖書、最緊缺的電腦設備、最實用的實驗儀器等,進而充分發揮學校各資源的最大教育功能,千方百計地挖掘學生個性潛能,有效地促進全體學生良好個性更獨特、更全面、更健康地發展!
(作者單位 貴州省道真自治縣三橋中學)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