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豎笛的學習有利于掌握音準、提高音樂素養,發展思維、開發智力。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的興趣不是很濃,不能耐心踏實地進行基本功的學習訓練。“該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怎樣讓他們輕松掌握吹奏技巧?”成為討論的重點。
關鍵詞:創設氛圍;引入意境;趣味引導;科學訓練;創造機會;樹立自信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六大解放的觀點——即解放頭腦,解放雙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空間,解放時間。而豎笛的教學正符合培養創造型人才的要求。豎笛的學習不但有利于掌握音準、提高音樂素養,而且對于發展思維、開發智力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的興趣不是很濃,不能耐心踏實地進行基本功的學習訓練。那么該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怎樣讓他們輕松掌握吹奏技巧呢?
一、營造氛圍,引入意境
模擬計劃在每個班建立一支優秀的樂隊,嚴格執行豎笛教學常規,養成孩子一切行動聽指揮的好習慣,以杜絕豎笛課堂雜亂的現象。比如,進入課堂豎笛放哪里?分別用口令1表示雙手握笛置于雙膝;2表示豎笛按孔演奏預備,置于胸前,不高于下巴;3微笑狀態輕含豎笛笛頭,準備吹奏。這樣的口令與學生約定好后,嚴格訓練,那課堂的紀律就得到了保障,老師也大大省力了。
二、趣味引導,科學訓練
從認識豎笛起,創設情境。把豎笛比擬成可愛的娃娃進行著自我介紹:頭頂的吹口為笛頭,胸部的紐扣為窗孔,身體為笛身,下端的尾巴為笛尾。
吹奏姿勢的教授我利用了一首兒歌,讓他們很快掌握了:吹姿有學問,肩平頭要正,腰松腿腳穩,呼吸才通順。
關于豎笛按孔是否嚴實的問題一直都是初學豎笛孩子的難點,利用“找豆豆”的方法,檢查孩子們手上的按孔印子,孩子們很快就掌握了。接著再要求孩子們“指腹平按、輕觸孔邊、活動指根、運指連貫”就容易多了。
在實際吹奏中,我按照識譜和孔位對照進行學習,先唱后吹,循序漸進。吹奏音階的力度變化感覺通過“上山”和“下山”的感覺遷移到“漸強”和“漸弱”,學生的氣息控制就很容易了,吹出來的音也更好聽了。
三、創造機會,樹立自信
在初學豎笛時,不斷地重復練習基本的氣息、按孔、單音,沒有什么優美的旋律,孩子們都積極性不高,但是我通過找“小老師”“小組比賽”“樂隊新秀”等方法讓他們上臺演奏,然后通過評價的方式變換花樣讓孩子們再學習,既鼓勵表揚又提出不足,全班受益,效率也跟著提高了。
以上是我在豎笛啟蒙課上的一些做法,總的來說,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善于化難為簡,變枯燥為有趣,讓孩子們在快樂輕松之中獲得知識及技能,讓我們繼續共同為之努力吧!
(作者單位 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 藝術中心)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