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感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大家知道,在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中,情商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那么作為一個數學老師,也應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在教學過程中有機地融合對情感態度的關注,培養學生一種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情緒,為學生的學習,也為學生今后成功的人生增加一些砝碼。
關鍵詞:關注;情感態度;發展
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設法挖掘出學生的“情商”,使學生的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諧的統一,就能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一、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誤解
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時也在一些公開課、競賽課中,教師們都能根據課程標準,非常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因而教師會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大量運用多媒體,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來達到教學目標。而對于學生情感態度的關注,就成了在教案里教學目標的最后一條,要么就是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以至于教師對學生情感態度的關注成了教學中的一種點綴。這是因為有的教師認為數學課堂上寶貴的40分鐘,是用來傳授教學知識技能的,它畢竟不能像語文課一樣,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只需在恰當的時機說一說相關的話題,如果還要分散精力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的教育,是在耽誤寶貴的時間,會影響課堂的效率。現在不正是在大力提倡課堂的高效性嗎?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想法,這是沒有認識到學生情感態度的內涵及作用而產生的一種簡單的想法。
二、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重要性
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對學生情感態度的關注是激發學生學習的一種原動力、一種潛能,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這四個方面,它們不是相互獨立和割裂的,而是一個密切聯系、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在課程設計和教學活動組織中,應同時兼顧這四個方面的目標,這些目標的整體實現對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離不開知識技能的學習,知識技能的學習必須有利于其他三個目標的實現。
三、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內涵
或許有教師認為,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就是在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如,在學習圓周率時,就告訴學生這是我們的祖先在兩千多年前計算出來的,這是讓我們感到驕傲與自豪的事;在解決有關環境、空氣等方面的問題時,就教育學生要保護環境之類的。是的,這是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之外的思想教育,它對于學生來說是有益的,但它決不是教師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全部。學生的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要把落實情感態度的目標作為己任,要時刻考慮如下問題: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如何使學生愿意學、喜歡學,對數學感興趣?如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自信心?如何幫助學生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組織學生探索,鼓勵學生創新?如何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價值?如何引導學生善于與同伴合作交流,既能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見,又能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如果教師能從以上各方面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那就是非常全面的、完美的情感教育。
四、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實施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學生,以強烈的責任心、健全的人格、認真的態度來感染和影響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善于挖掘教學內容的教育價值,用心分析學生的各種現象,恰當地來進行養成教育,主要方式有課堂觀察、活動記錄、課后訪談等……
比如,課堂觀察,教師與學生能有比較多的時間待在一起的就是在課堂上,教師就應抓住這一時機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總的來說,小學生受到表揚、贊賞的欲望非常強烈,作為教師,應善于找出學生的亮點,及時抓住學生瞬間閃出的細微變化進行引導、激勵評價,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當然,教師應把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目標理解透徹,運用多種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心靈的雕刻,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
參考文獻:
徐玉平.關注小學生的情感態度培養[J].教育與教師,2011(01).
(作者單位 湖北省赤壁市第二實驗小學)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