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結合新課程標準和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新課程下的體育教學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新課改;體育教學;教師行為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課程標準亦重新確定了體育學科在整個學科體系中的地位,使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體育學科的教學。體育的教學指導思想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從片面的關注體育運動轉向了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
一、學校體育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
以往我們的體育教學目的性較強,只是盲目地追求體育教學目標的短期效益,片面地強調學生的身體素質,簡單地將增強學生體質作為體育教學的目標。因此,體育課也就簡單地變成了身體素質測驗課,而忽略了對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興趣、習慣及自覺進行體育鍛煉等能力方面的培養。學校體育的主要教學方式就是以課堂和書本知識為主,以教師為主導,教學形式也多采用命令、模仿、檢查等方式,學生幾乎沒有自主學習的機會。因此,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也就極少,很難意識到體育學習的重要性及其對自身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他們離開學校便不再進行體育鍛煉,也不知該如何進行。
二、體育教學改革的基本方法
1.強化體育意識,樹立終身體育觀
學生體育意識的強弱將直接關系到體育教學的效益以及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建立。一直以來,中小學生的體育意識都比較薄弱,要想改變現狀,首先就必須讓學生體會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及其對自身的意義,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起他們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寓教于樂、事半功倍。其次,我們要在校園中營造一種體育氛圍,使學生時時刻刻受到體育的熏陶。
2.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位置,過分強調教師在課堂的主導作用,致使學生只是跟著教師后面進行模仿練習。因此,在新一輪的體育教學改革中,首先轉變的就是傳統的教學指導思想,使教學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只有教師轉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并使之終生受益。
三、改變體育教學模式
1.教師行為的變化
教師在新課程中的最大改變便是角色的轉變。教師不再簡單的只是知識的講授者和管理者,而應該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促進者和領路人。
(1)由知識技能的傳授轉化為學生健康成長的促進者
在新課程標準中,教師的主要職責已從技能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健康成長的促進者。應當幫助學生制訂合適的學習目標,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并與學生一起分享各自的情感體驗和成功的喜悅,一同尋找人生真諦,能夠正確地對待過失和錯誤。
(2)由學生的管理者轉化為學生發展的領路人
新課程要求教師把自己定位為學生發展的領路人。因為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健康狀況不同,思想感情不一致,每個學生的成長都是一個主題構建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批量加工就能夠完成。為此,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與多樣性,尊重他們的創造性。
作為領路人,我們要謹記教師的職責是教育所有的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更要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學習好的潛能,都有成功的潛質。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地相信你,從而按照你的要求來做。
2.課堂教學方式的變化
傳統的教學方式片面地強調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以及運動技能的形成規律,而忽略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不僅使體育課堂變得死氣沉沉,學生失去了探索的興趣,也阻礙了教師個人知識的發揮和學生個性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更多地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充分發揮體育課堂的優越性,特別注重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個性及其創新精神。由注重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轉向對體育精神的追求,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熱愛體育,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保持身心健康。
新課程標準要求體育教師做一個體育引導者,而不是發令者,教師應當展現自己新的教學理念,創造出適合學生并符合學校現狀的特色體育項目,營造出一種獨具特色的體育氛圍,只有這樣才能適合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學的要求。
(作者單位 河南省虞城縣界溝鎮一中)
?誗編輯 郭曉云